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是通过导管向子宫腔及输卵管注入造影剂,在X线下透视及摄片,根据造影剂在输卵管及盆腔内的显影情况了解子宫腔的形态、输卵管是否通畅、阻塞的部位、输卵管结扎部位及盆腔有无粘连等,尤其是评价输卵管的最佳方法。该检查损伤小,能对输卵管阻塞做出较正确诊断,准确率可达80%,且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适应证
(1)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及其形态、阻塞部位。
(2)了解宫腔形态,确定有无子宫畸形及类型,有无宫腔粘连、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及异物等。
(3)内生殖器结核非活动期。
(4)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于排卵后做造影了解宫颈内口是否松弛,宫颈及子宫是否畸形。
2.禁忌证
(1)内、外生殖器急性或亚急性炎症。
(2)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3)妊娠期、月经期。
(4)产后、流产、刮宫术后6周内。
(5)碘过敏者。
3.术前准备
(1)造影时间以月经干净3~7天为宜,最佳时间为月经干净的5~6天,当月经干净后禁性生活。
(2)做碘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造影;如果使用非离子型含碘造影剂不要求做碘过敏试验。
(3)术前半小时可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有助于解痉。
(4)术前排空膀胱,便秘者术前行清洁灌肠,以使子宫保持正常位置,避免出现外压假象。
4.方法
(1)设备及器械:X线放射诊断仪或数字多动能X线胃肠机、子宫导管、阴道窥器、宫颈钳、长弯钳、20mL注射器。
(2)造影剂:目前国内外均使用含碘造影剂,分油溶性和水溶性两种。水溶性造影剂又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油溶性造影剂分为国产碘化油和进口的超液化碘油;油剂(40%碘化油)密度大,显影效果好,刺激小,过敏少,但检查时间长,吸收慢,易引起异物反应,形成肉芽肿或形成油栓;水溶性造影剂(离子型:76%泛影葡胺注射液;非离子型:碘海醇注射液或碘氟醇注射液等多种)中,非离子型造影剂应用较多,其吸收快,检查时间短,可以不做碘过敏试验,有时子宫输卵管边缘部分显影欠佳,细微病变不易观察,但随着碘当量的提高,造影效果明显改善,已经有逐渐取代油剂的趋势。
(3)操作步骤
①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铺无菌巾,检查子宫位置及大小。
②以窥阴器扩张阴道,充分暴露宫颈,再次消毒宫颈及阴道穹隆部,用宫颈钳钳夹前唇,探查宫腔。
③将40%碘化油或非离子型水剂(如碘海醇、碘氟醇等)充满宫颈导管,排除空气,沿宫腔方向将其置入宫颈管内,徐徐注入造影剂,在X线透视下观察造影剂流经宫颈管、宫腔及输卵管情况并摄片。24小时(油剂)或20分钟(水剂)后再摄盆腔延迟片,以观察腹腔内有无游离造影剂及造影剂在腹腔内的涂抹或弥散情况、输卵管内造影剂残留情况,进而判断输卵管的通畅程度。
④注入造影剂后子宫角圆钝,而输卵管不显影,则考虑输卵管痉挛,可保持原位,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或针刺合谷、内关穴,20分钟后再透视、摄片;或停止操作,下次摄片前使用解痉挛药物或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
5.结果评定
(1)正常子宫、输卵管:宫腔呈倒三角形,双输卵管显影,形态柔软,24小时或20分钟后摄片,盆腔内见造影剂散在均匀分布。
(2)宫腔异常:患宫腔结核时子宫常失去原有的倒三角形,内膜呈锯齿状不平;患子宫黏膜下肌瘤时可见宫腔充盈缺损;有子宫畸形时有相应显示。
(3)输卵管异常:患输卵管结核时显示输卵管形态不规则、僵直或呈串珠状,有时可见钙化点或盆腔钙化淋巴结;有输卵管积水时输卵管远端呈气囊状扩张,远端呈球形;24小时或20分钟后延迟摄片,盆腔内未见散在造影剂分布,说明输卵管不通;输卵管发育异常,可见过长或过短的输卵管、异常扩张的输卵管、输卵管憩室等。
6.注意事项
(1)造影剂充盈宫颈管时,必须排尽空气,以免空气进入宫腔造成充盈缺损,引起误诊。
(2)宫颈导管与子宫颈外口必须紧贴,以防造影剂流入阴道内。
(3)导管不要插入太深,以免损伤子宫或引起子宫穿孔。
(4)注入造影剂时用力不要过大,推注不可过快,防止造影剂进入间质、血管。
(5)透视下发现造影剂进入血管或异常通道,同时患者出现咳嗽,应警惕发生油栓,立即停止操作,取头低脚高位,严密观察。
(6)造影后2周禁盆浴及性生活,可酌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7)有时可因输卵管痉挛而造成输卵管不通的假象,必要时重复进行造影或做选择性输卵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