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一、概述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又称产科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或猝死的严重分娩并发症。羊水栓塞的发病率为4/10万~6/10万。发生于足月妊娠时,产妇死亡率高达80%以上;也可发生于妊娠早、中期流产,病情较轻,死亡少见。羊水栓塞是由于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和促凝物质(具有凝血活酶的作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羊膜腔内压力增高(子宫收缩过强或强直性子宫收缩)、胎膜破裂(其中2/3为人工破膜,1/3为自然破膜)和宫颈或宫体损伤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血窦是导致羊水栓塞发生的基本条件。高龄初产妇和多产妇(较易发生子宫损伤)、自发或人为的过强宫缩、急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不完全破裂、剖宫产术、孕中期钳刮术、羊膜腔穿刺形成胎膜后血肿(分娩时此处胎膜撕裂)、巨大胎儿(易发生难产、滞产、胎儿宫内窒息致羊水混浊)、死胎不下(胎膜强度减弱而渗透性显著增加)等,均可诱发羊水栓塞的发生。近年研究认为,羊水栓塞主要是过敏反应,是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后,引起母体对胎儿抗原产生的一系列过敏反应,故建议命名为“妊娠过敏反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