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治疗
对于良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治疗应根据手术分期、组织学分类、患者年龄、生育愿望和不同的预后因素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于没有潜在恶性的几种性索间质肿瘤患者仅需行手术治疗即可,而对于晚期以及分化差的支持-间质细胞肿瘤或伴有异源性成分的患者,需要加以术后的辅助治疗。
(一)手术治疗
对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两性母细胞瘤、间质黄素瘤、间质细胞瘤、硬化型间质瘤、支持细胞瘤以及分化好的支持间质细胞瘤等良性肿瘤,如果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可以仅切除卵巢肿瘤进行组织学检查,如果是绝经期或绝经后妇女需行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在手术过程中,应像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一样,首先对腹水或盆腔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全面探查腹、盆腔内是否有大的肿块。术前必须对宫颈管和子宫内膜进行检查和监测,以防漏掉宫颈恶性腺瘤和子宫内膜病变。
对于颗粒细胞瘤,中度或低分化的支持间质细胞瘤,环管状性索瘤不伴有PJS以及类固醇细胞瘤(非特异型)需要确切的分期手术,首先从高度怀疑的部位多处取活检,并行大网膜切除术以及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和切除。对于Ⅰa期患者如果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由于无瘤生存期较长,且对侧肿瘤发生率低,可行患侧附件切除术,保留子宫和健侧卵巢,术后密切随访,分娩结束后再行全子宫和对侧附件切除;如果发现有卵巢外扩散,应切除子宫和对侧的输卵管和卵巢。如果患者无生育要求,可行细胞减灭术。与良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一样,术前需排除宫颈和子宫内膜病变。
(二)术后辅助治疗
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不同,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症状出现早,初次诊断时60%~78%为Ⅰ期,文献报道对于Ⅰ期患者,手术后是否辅以化疗,5年存活率相同,所以对Ⅰ期无高危因素(术前肿瘤破裂、高分裂象或分化差)的患者,治疗以手术和随访即可;但对于有高危因素的Ⅰ期、Ⅱ期以上或复发患者,术后需辅以化疗和放疗。化疗以顺铂、VP-16和博来霉素(PEB)方案为首选,其次以顺铂、长春新碱和博莱霉素(PVB)方案为次选。
颗粒细胞瘤对放射治疗敏感,照射量较小时即可得到长期控制,许多试验肯定了术后辅助性放疗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弥漫型或晚期患者,放疗的有效率可达50%。虽然对放疗的反应率较高,但化疗和放疗对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和长期生存率的影响还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