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治疗

二、治疗

(一)手术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包括首次手术、二次手术和二探术等。

1.首次手术 疑有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患者初始治疗是采用手术,手术的目的是明确诊断、确定分期和切除肿瘤。术中切除肿瘤后立即取材作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由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发病时多处于早期,病变多局限于单侧(无性细胞瘤除外),患者大多数年轻未婚,可行单侧附件切除术,保留对侧卵巢和子宫,以维持其正常内分泌和生育功能。术中必须仔细而全面地探查盆腹腔,常规吸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做细胞学检查,盆、腹腔进行多处活检包括大网膜、盆腹腔腹膜(右横膈下、结肠旁沟、子宫直肠窝、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和后腹膜淋巴结(腹主动脉旁及盆腔淋巴结)等处并取活检。然而在纯型无性细胞瘤,应考虑做对侧卵巢活检。如冰冻切片检查显示为恶性病变或一发育不全的性腺,则有应做两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如为良性囊性畸胎瘤,建议仅行卵巢囊肿剔除术,以保留正常卵巢组织。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完整的分期手术。淋巴结转移是卵巢生殖细胞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转移率高达20%,且早期就有淋巴结转移的倾向,转移的淋巴结几乎对化疗无明显反应,主要方法是手术清除。由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率较高,所以手术时最好包括肠系膜下动脉分支以下的腰淋巴结链。亦有学者主张淋巴结切除要高达整个腰淋巴结。但手术难度大,有一定风险,这一操作是否能提高生存率则为人们所关注。

2.二次手术 二次手术包括第一次未完成分期手术的患者和需二次减灭的患者。对前者来说,因为生殖细胞肿瘤对化疗敏感并且多有灵敏的肿瘤标志物随访,所以估计为临床Ⅰ期的无性细胞瘤患者或临床Ⅰ期分化Ⅰ级的未成熟性畸胎瘤患者可不再行分期手术,临床密切随访。其他患者需再次分期手术或化疗。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二次缩瘤术的作用尚有争论。对一线化疗后,有耐药的孤立病灶存在时,如肺、肝、后腹膜等,是先作孤立病灶切除,还是再选择二线药物治疗?有学者认为最好首次手术一次切净(﹤1cm),特别是对内胚窦瘤患者而言,不推荐二次缩瘤术,因为二次缩瘤即使很成功,对患者预后也没多大改善。理由是:①对先期化疗药产生耐药性,使之有效化疗药物选择范围缩小。②患者经过两次手术和化疗的打击,使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③手术耽误了化疗的及时性和连续性,使残余癌和转移癌得以喘息,并产生耐药,以致最终导致癌瘤不能控制,预后不良。而对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来说,若首次手术有残余肿瘤经化疗未达完全缓解者或治疗后复发者,应积极进行二次缩瘤术。因为未成熟畸胎瘤具有自未成熟向成熟转化的特点。这种转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低分化向高分化转化,由恶性向良性转化,所需时间大约1年,因此对这些患者进行两次甚至3~4次手术再辅以化疗是必要的,可望使未成熟畸胎瘤转化为高分化甚至是成熟畸胎瘤。

3.二探术 二探术的目的是为了评估肿瘤治疗的疗效,但是否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尚存在争论。如同上皮性卵巢癌,二探术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并且二探术阴性者仍有一定复发的危险。因此,阴性结果不能作为停用化疗的依据,主张尽可能限制二探术。

(二)化疗

方案:

VAC:长春新碱1~1.5mg/m2第1天;放线菌素D 400μg/d,第1~5天;环磷酰胺150mg/m2,第1~5天;每4周1次。

PVB:顺铂20mg/m2,第1~5天,每3~4周1次;长春碱0.2mg/(kg·d),第1~2天,每3~4周1次;博来霉素20mg/(m2·d),第2天,以后每周1次,共12次。

BEP:博来霉素20mg/(m2·d),第2天,以后每周1次,共12次;依托泊苷100mg/(m2·d)第15天;顺铂20mg/m2,第1~5天;每3~4周1次。5-FU加放线菌素D:5-FU25mg/(kg·d),第1~8天;放线菌素D 300 μg/d,第1~8天;每4周1次。

70年代以前,人们曾经尝试多种治疗方案,试图改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预后,但均告失败。直到1975年采用VAC联合化疗方案,继之于1981年提出PVB方案,1984年提出BEP联合方案,实现了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化疗的两次重大突破,使过去几乎无法治愈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成为目前疗效最佳的卵巢恶性肿瘤,预后明显改观。近年来对这些方案的比较研究证明,VAC方案对早期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有较好疗效,但还是不十分理想,特别是对晚期病例的治疗生存率较低。BEP与PVB相比疗效相似,但毒性较低,所以目前国内外已一致公认BEP优于PVB方案,已被誉为金标准方案。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化疗到底应该持续多久为最佳?尚无前瞻性的对比研究。美国妇科肿瘤学组(GOG)建议如果手术仅大部分病灶切净,化疗至少应在肿瘤标志物正常后再用2个疗程或以上。

(三)放疗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根据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对放射治疗敏感性好的无性细胞瘤,另一类为对放射治疗敏感性差的非无性细胞瘤。卵巢无性细胞瘤是一种未分化的肿瘤,对放疗、化疗均高度敏感,以往除极早期外,手术治疗后常规采用盆腔放射治疗,有时辅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照射。但放射治疗能破坏卵巢功能,使患者产生诸多不适症状,特别是不适合有生育要求的妇女,随着化学药物治疗的发展,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尤其是以博来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临床应用以来,已逐渐取代了放射治疗。不过放射治疗在生殖细胞肿瘤中仍有一定地位,有其独特作用。与化疗可获得同样疗效,且放射治疗对患者经济负担相对比较少,放射治疗剂量较少,不良反应轻,对经济拮据患者是一种很适合的治疗方法。对少数晚期或化疗后残留病灶或复发的患者,放射治疗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挽救治疗手段。对非无性细胞瘤术后残留病灶,复发或转移病灶,局部照射,能缓解症状,减少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