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治疗

七、治疗

宫颈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性治疗,治疗原则应根据临床分期、病变范围、年龄、全身状况及并发症等决定治疗方案,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都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现代宫颈癌的治疗对策强调了肿瘤治疗的整体化观念。对早期宫颈癌治疗趋向保守,强调综合治疗,注重生存质量。

1.宫颈锥切术 适用于宫颈CINⅡ~Ⅲ级,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宫颈原位癌患者,可选择冷刀(CKC)和(或)LEEP刀宫颈锥形切除,有报道LEEP、CKC治疗原位癌的复发率分别为29%和6%,若病变广或已累及宫颈管深部,且为原位腺癌时不宜采用LEEP或CKC,应施行全子宫切除为妥。

2.扩大的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宫颈微灶浸润癌(Ⅰa)精确诊断较困难,治疗跨度大,可从锥切到宫颈癌根治术,近年来随着宫颈癌早期诊断水平提高,对宫颈微浸癌的治疗日趋保留,对宫颈癌Ⅱa1期可采用单纯全子宫切除术。

3.根治性宫颈切除术 1994年,由法国Dargent首次提出,该手术最大优点是治疗宫颈癌的同时可以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已成为21世纪宫颈癌手术的发展标志。手术范围包括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宫颈切除术(laparoscopic vag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 LVRT),先在腹腔镜下淋巴清扫,切除的淋巴结送冷冻病理,如病理为阴性,则经阴道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子宫颈外口约2cm处切开阴道穹隆部,分离阴道宫颈间隙,游离至宫颈内口水平,在宫颈峡部下切除80%宫颈,送病理检查确定,已无癌细胞残留时,可用1号线环扎宫颈阴道上部,重建宫颈内口,并将留下的宫颈和阴道部缝合衔接,该术式保留了子宫动脉,可保证妊娠时正常血供,手术适应证:①渴望生育的年轻患者。②不存在不孕因素。③宫颈病灶﹤2cm。④FIGO分期属Ⅰa2~Ⅰb1。⑤鳞癌或腺癌。⑥阴道镜检查未发现宫颈内口上方浸润。⑦未发现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4.次广泛子宫切除术 适用于Ⅰa2期早浸润宫颈癌,较筋膜外全子宫切除范围扩大,要求切缘距离病灶至少2cm,术中必须剪开输尿管隧道,将输尿管向侧方分离开,再进行宫颈与阴道壁切除,术中应注意保留输尿管的营养血管,不做盆腔淋巴结清扫。

5.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为Ⅰb~Ⅱb期宫颈癌手术的基本术式。该术式要求全部清除区域性淋巴结及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必须打开膀胱侧窝及直肠侧窝,高位分离切断主骶韧带。圆韧带与盆漏斗韧带,切除阴道壁3~4cm,盆腔淋巴结切除包括髂总、髂内外及闭孔组,腹股深组。

6.超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 此术式用于Ⅱb~Ⅲb期,区域性淋巴清除范围较广,广泛性子宫切除的范围也更广,淋巴清扫上界应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手术须切断闭孔动静脉,髂内动静脉,臀下动静脉及阴部动脉的共同干,将主韧带从其盆壁附着根部切除。

7.盆腔脏器切除术 适用于年轻、全身情况好Ⅳa期及中心复发病例,在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的同时,视脏器受累及范围而定,并将膀胱(前盆)或直肠(后盆)、二者(全盆)一并切除。并且需行粪尿分流术,手术损伤大,宫颈癌一旦波及膀胱或直肠,往往已发生远处转移,故选用此术式要慎重。

8.腹腔镜下盆腔淋巴清扫术加宫颈癌根治术 适用于Ⅰb~Ⅱa期子宫颈浸润癌,能耐受麻醉者,迄今已有许多学者对腹腔镜下进行高位结扎切断卵巢血管,高位缝扎离断圆韧带,以超声刀分离膀胱与阴道间的疏松组织,双极电凝切断子宫动静脉,游离输尿管隧道,处理子宫主骶带,取出子宫切除阴道上段,切除盆腹腔淋巴结,镜下重建盆底,临床资料初步证实了该术式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国内目前已积累了超过千例的病例,并且提供了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肿瘤复发与转移和并发症的资料。

9.根治性宫颈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研究表明,子宫颈癌虽然以直接蔓延为主却很少向上侵犯宫体,而主要沿疏松的宫旁组织和主韧带蔓延,因而保留宫体的部分功能是完全可行的。该术式自1932年问世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术式,近年在国内已逐渐推广,根治性宫颈切除指切除宫颈2/3,部分主韧带,骶韧带及2~3cm阴道,同时切除子宫动脉或其下行支,并将阴道与宫颈峡部缝合,并环扎,该术式应用于临床在国外已有205例的报道,术后妊娠率可达31.6%,出生率达18.7%。为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带来了生育的希望。

10.卵巢移位悬吊术 宫颈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国内外文献报道早期宫颈癌的卵巢转移率仅﹤1%,而年轻宫颈癌患者具备了手术保留卵巢的条件,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下的Ⅱa期以内的患者,可保留双侧或单侧卵巢,术中卵巢与输卵管自子宫切离后,沿卵巢悬韧带剥离,长度必须够悬吊高度,即髂翼上4~5cm,以避免放射线对卵巢造成损伤,两侧输卵管必须切除,而且需留取腹腔冲洗液做细胞学检查,以确定没有盆腔扩散,卵巢固定点可上钛夹作标记,作为术后放射治疗时探查卵巢所在位置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