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纵观
子宫破裂多发生于子宫曾经手术或有过损伤的产妇以及难产、高龄多产妇。治疗应根据破裂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一)瘢痕子宫破裂
以往行剖宫产术、子宫穿孔后子宫修补术、肌瘤剔除术切口接近或达到内膜层,留下薄弱部分,或曾发生过妊娠子宫破裂者,若原瘢痕愈合不良,伴随妊娠月份增加,子宫逐渐增大,尤其到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张力更大,承受不了子宫内压力增加,瘢痕裂开,自发破裂。此时,应在积极抢救休克,预防感染同时,行裂口缝合术。如产妇已有活婴,应同时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子宫体部肌层较厚,对于曾行剖宫产术、子宫穿孔后修补术或妊娠子宫破裂者,术后子宫复旧时出现收缩,切口的对合和愈合均不如子宫下段创口,故子宫体部切口瘢痕比下段瘢痕容易发生破裂,前者发生率是后者的数倍。且子宫体部瘢痕破裂多为完全破裂而子宫下段瘢痕多为不完全破裂。但无论子宫体或子宫下段瘢痕裂开,处理原则都是一样的。也有报道妊娠晚期瘢痕子宫隐性破裂的病历,患者为瘢痕子宫,孕足月,无产兆,产前B超发现子宫下段异常,考虑有隐性子宫破裂的可能,及时行剖宫产手术,术中见子宫下段原切口瘢痕处有裂口,结果得到证实。产程中的先兆子宫破裂尚可被发现,但妊娠晚期的隐性子宫破裂不易被发现。Gibbs描述子宫破裂的情况有开窗、裂开、破裂3种。临床上极易被忽略的是,子宫瘢痕已逐渐裂开,但因出血少,子宫浆膜尚保持完整,胎儿仍能在宫内存活。这些产妇如果继续妊娠,甚至临产以至阴道试产,不可避免地造成子宫完全破裂,给母婴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子宫隐性破裂的外因是妊娠晚期子宫腔张力逐渐增大,内因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①上次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至妊娠晚期下段形成时,原手术瘢痕限制了子宫下段的形成,造成子宫切口瘢痕裂开。②胎动、羊水流动,造成宫壁的压力不均匀。③妊娠晚期子宫自发性收缩,使手术瘢痕发生解剖学上的病理变化。由于瘢痕子宫隐性破裂诊断十分困难,应对瘢痕子宫妊娠晚期进行常规的B超检查,进行认真的探查子宫瘢痕处。若发现子宫下段厚薄不均,或手术瘢痕处出现缺陷,子宫下段局部失去原有的肌纤维结构,或羊膜囊自菲薄的子宫下段向母体腹部膀胱方向膨出,应考虑先兆子宫破裂的可能。因此,凡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均应于预产期前2~3周入院,详细了解上次手术、术中、术后情况,并行产前B超检查。结合此次B超检查报告,对伤口愈合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决定分娩方式及时间。子宫切口瘢痕愈合好坏是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的先决条件。
(二)无瘢痕子宫破裂
可分为自然破裂和损伤性破裂。
1.自然破裂 梗阻性难产为自然破裂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尤其好发于子宫肌壁有病理性改变,如畸形子宫肌层发育不良,或曾经多次分娩、多次刮宫、甚至子宫穿孔史,以及人工剥离胎盘史等。当出现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如忽略性横位、骨盆狭窄、胎儿畸形如脑积水等情况时,胎儿先露下降受阻,造成梗阻性难产。为克服阻力,子宫体部肌层强烈收缩,宫体变厚、缩短;子宫下段肌层则被过度牵拉、变薄,伸展,受阻的胎儿先露随将子宫下段薄弱处撑破。裂口为纵行或斜纵行,多位于前壁右侧,亦可延伸至宫体部和宫颈口、阴道甚至撕裂膀胱。遇此情况,应考虑行子宫全切术,开腹探查时,除注意子宫破裂的部位外,还应仔细检查宫颈、阴道以及膀胱、输尿管,同时行邻近损伤脏器修补术。
2.损伤性子宫破裂 主要是由于分娩时手术创伤或分娩前子宫收缩剂使用不当引起。不适当和粗暴的实行各种阴道助产术,如臀牵引手术手法粗暴;忽略性横位行内倒转术、断头术、毁胎术等手术操作不慎;人工剥离胎盘;暴力或不妥当的人工加压子宫底助产,促使胎儿娩出同时,致使子宫破裂。宫口未开全时行臀牵引助产或产钳助产,以及困难产钳,均可造成宫颈裂伤,甚至延伸至子宫下段造成子宫破裂。根据损伤情况不同,针对性给予处理:破裂口较大,有感染可能或撕裂不整齐者,考虑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损伤不仅在下段,且自下段延及宫颈口,应行子宫全切术;个别产程长,感染严重的病例,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为抢救产妇生命,手术宜尽量简单、迅速,达到止血为目的。是做次全子宫切除术,还是全子宫切除,或者仅行裂口缝合术加双侧输卵管结扎术,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同时术前、术后应用大剂量抗生素防治感染。
使用缩宫素引产或催产,适应证为胎位正常,头盆相称。若子宫收缩剂使用不当,如分娩前肌注缩宫素;无适应证,无监护条件下静脉滴注缩宫素;或前列腺素阴道栓剂、麦角制剂等用法用量不正确,均可引发强烈子宫收缩,导致子宫破裂。特别是高龄、多产和子宫本身存在薄弱点者,更容易发生子宫破裂。由于孕妇个体对缩宫素敏感程度不同,有的即便按照原则使用缩宫素,也可能出现强直性宫缩。因此,应采取稀释后静脉滴注缩宫素,同时专人负责观察产程进展情况,随时调整滴速,使产生近乎生理性的有效宫缩。
一旦出现异常宫缩,如宫缩过强、过频、持续时间过长或宫缩强度基线过高等,应立即停止使用缩宫素,或紧急使用宫缩抑制剂舒张子宫。据报道,海索那林(hexoprenaline)等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有效地抑制宫缩,但有显著的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速、心悸、高血压等。阿托西班(atosiban)是新开发的宫缩抑制剂,能与缩宫素竞争性结合子宫平滑肌上缩宫素受体而无缩宫素活性,不良反应轻微。此外,偶见植入性胎盘穿透子宫浆膜层造成子宫破裂。若子宫破裂已发生休克,尽可能就地抢救,以避免因搬运而加重休克与出血。如必须转院,也应在大量输液、抗休克、输血以及腹部包扎后再行转运。2006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曾报道一例孕中期、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导致子宫破裂、出血性休克、DIC、败血症抢救成功案例。其经验概括为:①救治及时,患者从入院到手术仅用了20分钟。②及时深静脉置管至关重要,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补充血容量,避免了重要脏器的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进而避免了MODS的发生。③及时补充血容量及凝血因子,保证了有效血容量的维持,改善了组织细胞的缺血缺氧,并且随着自身凝血功能的代偿,DIC渐渐得到控制。④相关科室密切配合,使患者得到全方位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