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阴炎
外阴炎(vulvitis)是指外阴(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的皮肤和黏膜发生的炎症。由于外阴是月经血的流向之处,阴道口又是性交、分娩及各种宫腔操作的必经通道,加之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的刺激,因此易发生炎症,其中小阴唇最易罹受。
(一)病因
非特异性外阴炎多为混合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以及变形杆菌等。局部刺激是外阴炎的易患因素,如月经血或产后恶露的刺激,宫颈炎、阴道炎及宫颈癌时的分泌物,尿液、粪便,特别是尿瘘的尿液和粪瘘的粪便长期刺激,糖尿病含糖的尿液以及卫生巾或护垫引起的物理及化学性刺激,穿紧身化纤内裤造成的局部通透性差和经常湿润刺激等,易引起外阴部的炎症,尤以是外阴瘙痒时的搔抓伤,细菌很容易自伤口侵入引发炎症。
(二)临床表现
炎症多发生于小阴唇内、外侧或大阴唇,严重时可波及整个外阴部。急性期多主诉外阴部痒、痛、肿胀、灼热感,活动、性交及排尿排便时加重。由于病变累及范围及轻重程度不同,表现也有所不同。可有局部充血、红肿、糜烂,甚至有抓痕,毛囊感染形成的毛囊炎、疖肿,外阴皮肤脓疱病,汗腺炎等。病情严重时,可形成外阴部蜂窝织炎、外阴脓肿、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也可形成外阴溃疡而致行走不便。慢性外阴炎多主诉外阴部瘙痒,检查可见局部皮肤或黏膜增厚、粗糙、皲裂甚至苔藓样改变。
(三)诊断
根据病史及检查所见诊断并不困难,阴道分泌物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可以了解是否有滴虫、假丝酵母菌、淋菌、衣原体、支原体、细菌等感染,还应查尿糖,除外糖尿病伴发的外阴炎,对年轻患者,特别是幼儿,应检查肛周有无蛲虫及虫卵,以排除蛲虫引起的炎症。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尽量减少活动,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局部清洁、干燥,停用外阴局部的刺激性外用品。
2.局部药物治疗 用1∶5000高锰酸钾液洗外阴部,每日2~3次,擦干后用抗生素软膏涂抹,如用1%新霉素软膏或金霉素软膏,或敏感试验软膏及可的松软膏等。此外,还可选用局部中药治疗,如苦参、蛇床子、白鲜皮、土茯苓、黄檗各15g,川椒6g,水煎熏洗外阴部,每日1~2次。
3.局部物理治疗
(1)急性期
①紫外线疗法:用紫外线照射局部。第1次用超红斑量(约10~20个生物剂量),如炎症控制不满意,每日再增加4~8个生物剂量。急性期控制后可隔日照射1次,直至痊愈。
②超短波治疗:超短波可用单极法,距离4~6nm,无热量,每次5~6分钟,每日1次,炎症逐渐控制后可改用微热量,每日1次,每次5~8分钟。
③微波治疗:用圆形电极,距离10cm,输出功率30~60W,每次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2)慢性期
①超短波治疗:用单极,微热量,每次10~15分钟,隔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
②微波治疗:圆形电极,距离10cm,输出功率90~100W,每次15分钟,隔日1次。
③红外线疗法:距离40cm,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8~12次为一疗程。
④坐浴:用1∶1500高锰酸钾液,水温40℃左右,每次15~30分钟,5~10次为一疗程。
4.病因治疗 积极寻找病因,并进行病因治疗,针对不同感染选用相应敏感药物。由糖尿病的尿液刺激引起的外阴炎,应治疗糖尿病;由尿瘘、粪瘘引起的外阴炎,应及时实施修补手术;由阴道炎或宫颈炎引起者,则应对其治疗。
(五)预防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减少局部刺激,如紧身化纤内裤、分泌物、尿液、粪便等;积极治疗各种易导致外阴炎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