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

二、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rupture chocolate cyst of ovary)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之一,据文献报道发生率在4.2%~7.3%。是由于卵巢巧克力囊肿即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外力作用下或自发破裂,囊液溢入盆腔刺激腹膜所致。常引起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甚至血压下降和休克表现,需急诊手术处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最易被异位内膜侵犯,约80%病变累及一侧,累及双侧占50%。随病变发展,异位内膜侵犯卵巢皮质并在其内生长,反复周期性出血,长期形成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月经期内出血增多,腔内压力增大,整个囊肿迅速增大,囊液为褐色黏稠血液。囊肿可自发破裂,多在月经期前后囊内反复出血囊内压急剧增高所致;也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常见于妇科检查、性交及腹部撞击等;少数情况下,卵巢巧克力囊肿恶变,囊壁血供不足,侵蚀、穿破囊壁发生自发性破裂。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时,若破口小,仅少许囊液溢出,刺激局部腹膜发生局部炎性反应和组织纤维化,使裂口自行封闭,但也造成卵巢与邻近脏器紧密粘连,致使卵巢固定在盆腔内,活动度差,可借此与其他出血性卵巢囊肿鉴别。若破口较大,囊液流出多,则引起严重腹膜刺激征,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及肛门坠胀等症状。若破裂时累及囊壁血管,还可并发内出血,也是形成急腹症的因素之一。

(二)临床症状

1.症状

(1)多发生在月经前和月经周期后半期(黄体期),常有性交、妇科检查或外力撞击等诱因,也可无明显诱因而自发发生。

(2)突发下腹剧痛,开始于一侧,继之整个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和肛门坠胀。

(3)偶有血压下降和休克症状。

2.体征

(1)腹部有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2)偶有移动性浊音。

(3)妇科检查于盆腔一侧或双侧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常与子宫后壁紧贴,不活动,有触痛。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有痛经和盆腔包块史或明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结合症状与体征,一般不难诊断。若在直肠子宫陷凹扪及触痛结节;B超提示卵巢囊肿,囊壁厚,囊液内见反光增强的细点或分隔状;阴道后穹隆穿刺出咖啡色样液体可以确诊。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的最佳方法,可同时手术治疗。

2.鉴别诊断 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1)异位妊娠破裂:一侧下腹剧烈腹痛后累及全腹,腹部明显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附件扪及边界不清的包块等表现与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相似,但有停经史、早孕反应,阴道后穹隆穿刺出不凝血,妊娠试验阳性可鉴别。

(2)卵巢黄体破裂:均由一侧腹痛开始,常发生于月经后半期,但腹腔内出血的症状体征较明显,阴道后穹隆穿刺出不凝血有助鉴别。

(3)卵巢囊肿扭转:常发生于体位、腹压剧变后或孕中期、产后,腹膜刺激征不明显,B超提示盆腔无积液或少许积液可以鉴别。

(4)急性阑尾炎:有转移性右下腹痛,腹膜刺激征明显,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常伴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B超提示无盆腔积液,不难鉴别。

(四)治疗

(1)确诊后宜立即手术,因流出的囊液可引起盆腔粘连、不孕或异位的内膜再次播散和种植。首选腹腔镜手术,术中彻底冲洗吸引溢入盆腔内的囊液,做囊肿剥除术,尽量减少正常卵巢组织损伤,维持卵巢功能,减少不孕机会。

(2)若囊肿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原则上应尽量剥除囊肿。有文献报道,当卵巢周围粘连严重,强行剥除易损伤脏器时,则可切开放液,并反复冲洗囊腔,行囊壁电凝术,并使用防粘剂,术后辅以药物治疗。

(3)对年龄较大且已有子女者,若疑有卵巢巧克力囊肿恶变者,可考虑做患侧附件切除。

(4)术后一般宜服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以防止肉眼未能检出的病灶或囊液污染盆腔引起新的播散和种植。常用药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达那唑和内美通、口服避孕药、米非司酮、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