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治疗

六、治疗

子宫肌瘤的处理,需根据患者年龄、婚姻、生育情况、肌瘤大小、部位、症状轻重等全面考虑,制定个体化处理方案。

(一)期待疗法

对于有生育要求,子宫﹤10周,无月经过多或近绝经年龄者应定期随诊,3~6个月复查1次,注意子宫增长速度,肌瘤是否出现变性,如病情有变化,肌瘤增长速度较快,出现月经过多或压迫症状时则应改手术治疗。

(二)药物治疗

子宫肌瘤属激素依赖性肿瘤,对肌瘤小、症状轻、年轻或近绝经期妇女,可采用激素治疗。

1.雄激素 睾丸素具有对抗雌激素致子宫内膜萎缩作用,直接作用于平滑肌,使其收缩,减少出血。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GnRHa)通过激活垂体-性腺轴功能,抑制FSH和LH分泌,降低E2至绝经水平,达到缩小肿瘤、抑制肿瘤生长。适应体积大的子宫肌瘤术前辅助用药,及肌瘤合并不孕,近经期或有手术禁忌的患者。

3.米非司酮(RU486)米非司酮是炔诺酮衍生物,有更强的与PR相结合能力,通过与PR结合阻断了孕激素对促进肌瘤细胞生长及扩张肌瘤血管的作用。RU486可抑制排卵,用药后可出现闭经,对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增多、贫血重或不愿手术治疗者,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减少失血,对于绝经前的肌瘤患者,不仅可控制肌瘤生长,而且可促发提前绝经,使瘤体继续缩小。

4.内美通(nemestran)为人工合成的19-去甲睾酮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抗孕激素,雌激素及中度抗促性腺激素及轻度雄激素作用。

(三)手术治疗

是治疗子宫肌瘤最常采用的方法,应根据疾病个体选择手术方式。肌瘤切除术适用于﹤35岁、未婚或已婚未生育、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位于宫腔内和黏膜下肌瘤若﹤5cm可采用宫腔镜切除肌瘤,若黏膜下肌瘤带蒂脱出宫颈口可经阴道切除肌瘤,如为子宫壁间肌瘤,则应经腹行肌瘤切除或挖除恢复子宫正常形态。术后复发率可达20%~30%。

1.手术指征 具体如下。

(1)较大的单个或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2.5个月妊娠,易发生变性。

(2)肌瘤合并内膜增生,引起月经过多,导致继发性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者。

(3)肌瘤短期内增大迅速或绝经后肌瘤体积增大,疑有恶变者。

(4)因肌瘤引起明显压迫症状者。

(5)年轻不育妇女合并子宫肌瘤者。

(6)特殊部位肌瘤,如宫颈部位、黏膜下或阔韧带内肌瘤。

2.手术方式 根据患者年龄,肌瘤大小生长部位及对生育要求而定。

(1)黏膜下肌瘤带蒂脱出宫颈口外者可选择经阴道肌瘤切除,对浆膜下、肌壁间肌瘤可经腹或腹腔镜下行肌瘤剥除术,术后妊娠率可达40%~50%,但应注意术后复发率为20%~30%。

(2)次全子宫切除术:适于有手术指征不需保留生育功能的较年轻的患者,术前必须经宫颈病理检查,确认宫颈完全正常。次全切除子宫的优点在于术后可保持阴道解剖及功能上的完整,不影响患者性生活,术后应定期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宫颈残端癌。

(3)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年龄超过40岁,有手术指征患者,对肌瘤较小、子宫﹤2个月妊娠、盆腔无手术粘连史,且阴道壁较松弛者可经阴道行全子宫切除术,或选择腹腔镜辅助下的经阴道全子宫切除,优点为手术对腹腔脏器干扰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对于较大的子宫肌瘤或特殊部位的肌瘤应选择经腹全子宫切除,优点是术中直视下分离出肌瘤,恢复子宫与膀胱、输尿管正常解剖关系,以降低手术损伤率。

(四)介入栓塞治疗

放射介入学的飞速发展为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髂内动脉插管,选择性地将栓塞药注入子宫肌瘤供血区血管,造成肌瘤局部供血障碍,有效控制肌瘤生长,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壁间或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既往用于治疗妇科急性出血,现已拓展到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子宫的血供来自髂内动脉的前干支的分支,由左右子宫动脉的上下行支向子宫发出的螺旋供血支分布均匀,排列规整。子宫肌瘤患者动脉造影显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两侧供血支在肌瘤部位形成杂乱的血管网。通过经皮股动脉穿刺,可将导管插至子宫动脉,并注入一种永久性的栓塞微粒,阻断子宫肌瘤的血供,使其发生缺血性改变而逐渐萎缩,达到治疗的目的。

1.适应证 具体如下。

(1)经专科检查,确属由肌瘤引起月经过多,经期延长。

(2)由肌瘤引起的慢性下腹痛。

(3)肌瘤引起的膀胱、输尿管压迫症状。肌瘤挖除术后复发者。

2.禁忌证 具体如下。

(1)存在血管造影禁忌证,包括心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

(2)妇科急慢性炎症,未能得到控制者。

(3)绝经后出血严重动脉硬化为相对禁忌证。

3.栓塞时间和注意事项 具体如下。

(1)时间:除急诊止血外,一般应避开月经期,以月经前2周为宜。

(2)准备:术前应完成血管造影术前的常规检查,施术前3个月应行诊断性刮宫,除外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导致出血。术后穿刺侧下肢制动24h,使用抗生素3~5d,主要反应为发热、疼痛。主要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形成。

(五)聚焦超声治疗(HIFU)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是利用超声波的生物学效应。将体外发射的声波聚焦于子宫肌瘤组织,利用靶点组织内产生瞬间高温,使肌瘤细胞通过空化效应即组织吸收超声后产生气泡,强烈膨胀致肌细胞破坏消融直至局部肿瘤缩小甚至消退,适用于育龄期子宫肌瘤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

(六)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是利用高频率的交流电磁波,通过治疗电极导入肌瘤组织,再经弥散电极回路,使肌瘤组织中带电荷离子受电流影响发生振荡产生生物热,当局部温度超过45~50℃时,肌瘤细胞内蛋白变性,肌瘤组织凝固性坏死,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可通过B超实施术中监测,术后随访。临床资料显示,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可靠,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已成为子宫肌瘤微创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