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构式的理据性承继探究》简介
《汉语构式的理据性承继探究》这本书是由.顾鸣镝著创作的,《汉语构式的理据性承继探究》共有111章节
1
前言
《汉语构式的理据性承继探究》一书是笔者在2013年出版的《认知构式语法的理论演绎与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语构式理据性承继描写方法的思考与实践。在这里,需要对两...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构式语法及其理论发展 一、构式语法的思想起源 二、构式语法的应用发展 第二节 构式承继及其研究综述 一、构式承继的理据性 二...
3
第一章 绪论
构式语法应用于汉语研究20余年来,借鉴该理论框架展开的对某个特定构式及其扩展变式的研究成果斐然,方兴未艾。然而在整体上,该理论尚未能够清晰而又系统地表现出其方法...
4
第一节 构式语法及其理论发展
...
5
一、构式语法的思想起源
构式语法是从格语法(Case Grammar)演化而来的,源自语言学界对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反思。其最大贡献在于突破了传统模块式的语法观,体现了语法研究的理念进阶...
6
二、构式语法的应用发展
(一)构式语法的理论发展 构式语法源于格语法,且受到认知语义学的极大影响,目前已基本形成具有相当特色的理论方法和原则,并延伸出七种主要的语法模型。在此过程中,两...
7
第二节 构式承继及其研究综述
...
8
一、构式承继的理据性
理据和承继是研究构式概括的重要概念,理据性是构式承继关联的必然性质。这里需要明确两个概念:一是理据,二是承继。 (一)构式的理据概念 理据是介于“预测性”(pr...
9
二、构式承继的层级性
认知构式语法把构式上下位子类承继关联的类型分为四种:一是“多义关联”(Polysemy[IP]Links)。多义关联旨在描述某个特定构式的原型义与其扩展义之间的...
10
三、承继描写研究综述
如前所述,构式语法引入承继描写的动因源自对共时语法化范畴“特征束界定”(cluster analysis)的方法研究,始于动词与构式互动映射的关系处理。应该说,...
11
第三节 本章小结
本书通过梳理国内外学界关于构式理据性承继描写的经验与不足,结合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迭代与更新,提出汉语构式承继描写“面向对象、面向接口、面向切面”的方法论主张,具体...
12
第二章 面向对象与语块替换
作为人类的信息交际工具,语言是自然、活跃和开放的符号系统,语言中的任一个构式范畴都存在特定的原型构式,一个原型构式可能会扩展出一系列的家族成员。其中,一条重要的...
13
第一节 语块替换与语义因子激活
...
14
一、汉语“很NP”构式的原型辨析
关于汉语“很NP”结构,如“很阳光、很上海、很雷锋”,学界之前已经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桂诗春(1995)、邢福义(1997)从自然语言处理的角度分析与探究了“很...
15
二、词项语义因子的激活条件
(一)“很NP”构式的实证研究 关于“很NP”构式部分能产性的认知依据,有学者进行了实验调查。祝莉(2004)选取42名被试,对进入“很NP”(指称动物的名词)...
16
第二节 语块替换与动词类型扩展
...
17
一、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原型辨析
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在认知空间域中凸显客体NP(受)领属关系转移的格式。例如: (1)我给了他一本书。(自拟语料) (2)他送给小王一支笔。 如例...
18
二、动词类型的准入扩展
上面的分析说明,一旦缺乏对义聚合特征的动词进入该构式,在缺少语境支持的情况下,构式就会产生歧义。例如: (13)张三借了李四一本书。[顾鸣镝(2014)用例,下...
19
第三节 语块替换与范畴理据关联
...
20
一、汉语“X不到哪里去”构式的原型辨析
现代汉语常见的口语表达式中存在这样一个构式——“A 不到哪里去”,比如“大不到哪里去”“小不到哪里去”,其中的“哪里”也可以用“哪儿”替换,表示某人或某事“大”...
21
二、量幅范畴的理据关联
根据语料统计结果,能够进入“A 不到哪里去”构式的一般是性质形容词。张国宪(2000)考察了汉语形容词的量性特征及其类型,区分了弥散量与固化量、隐性量与显性量、...
22
第四节 本章小结
汉语构式词类替换现象是构式部分能产性的体现,本章具体考察了“很NP”、“有”字句和“X 不到哪里去”三个具体构式。在析出上述三个构式原型的基础上,从语块的语义因...
23
第三章 面向对象与语块移位
综合第二章所述,语块实际上是具有一定句法语义属性的构式组配构件。关于这一点,国内学界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关注到了,陆丙甫(1985)提出的“板块组合”...
24
第一节 语块移位与结构源起
...
25
一、汉语NV构式的原型辨析
现代汉语粘合定中NV 结构,其中的V 通常是行为类动词,N 是V 可直接支配的论元,语义角色是“受事”,或可称为“产物”。需要关注的是,由于某些定中NV 结构可...
26
二、汉语NV的结构源起
关于汉语NV 的结构起源,学界倾向是和西方语言接触的结果。王力(1945:191)指出:依中国语法,叙述词(动词)必须在它的目的语(宾语)之前。例如,“杀人”不...
27
第二节 语块移位与语义偏移
...
28
一、汉语自致使构式的原型辨析
现代汉语动结式是汉语致使范畴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也是近段时间构式研究的热点。动结式表达了施事通过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以及使受事得到自动词或形容词所表示的结果,致使...
29
二、受事论元前移与语义凸显
(一)受事论元的迁移现象 自致使构式也存在本书第二章所提及的表层语块替换的显性变化,具体表现为构式中的不及物动词被及物动词所替换。例如: (8)这可是令人思乡的...
30
第三节 语块移位与语境适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