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界—无界”对立与数量词隐现的句法限制
根据上文所述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词类“有界—无界”对立的平行性特征,本书接下来将结合汉语动宾构式,进一步阐述汉语数量词强制共现与排斥出现的句法限制。
(一)动宾构式数量词的强制共现
首先来看动宾构式中数量词强制共现的情况。沈家煊(1995)根据表层形式将它们分为五类,分别是:第一类,动词与间接宾语组成的动宾式,比如“盛碗里两条鱼”“来这儿两个人”“掉地上五分钱”“送学校一幅画”。这其中的间接宾语有的是表示位移终点的处所宾语,比如“碗里”“这儿”“地上”;有的则是表示给予对象的与事宾语,比如“学校”。第二类,动词与结果补语组成的动补式,比如“打破一块玻璃”“飞了一只鸽子”“洗完两件衣服”。第三类,动词与趋向补语组成的动趋式,比如“走来一个老太太”“飞进来一只苍蝇”“拿来三本书”。第四类,动词与表完成或实现的后缀“了”,比如“吃了一个苹果”“写了两封信”“看了两场电影”。第五类,“动词+了”与间接宾语组成的动宾式,比如“烫了他一个大燎泡”“叮了小王两个大包”“捂了孩子一身痱子”。以上例子中,数量短语前的动作本身也是复杂的动词短语,它们与相对简单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有明显区别。比如“盛”与“盛碗里(两条鱼)”,前者所表示的动作虽然有起始点,但没有一个内在的自然终止点,或者说终止点是任意的,因而是无界的;后者所表示的动作,不但在时间上有一个起始点,而且有一个内在的自然终止点,因而是有界的。余例解读可类推。
需要注意的是,“有界”和“无界”在一定范围内是相对而言的。比如,上面例子中“吃了一个苹果”中的“吃”和“写了两封信”的“写”,在整个动词范围内相对于“像”和“姓”这样的持续动词而言,是无界的;但相对于“吃了”和“写了”这样的复杂成分而言,则是有界的。我们因此可将存在内在终止点的有界动作称作“事件”,把不存在内在终止点的无界动作称作“活动”。据此,上面例子中的“盛碗里”和“盛”、“打破”和“打”、“飞进来”和“飞”、“吃了”和“吃”,这几个例子中的前者都表示“事件”,后者都表示“活动”。例如:
(1)来这儿两个人。[沈家煊(1995)用例,下同]
→*来这儿人。
(2)飞了一只鸽子。
→*飞了鸽子。
(3)走来一个老太太。
→*走来老太太。
(4)写了两封信。
→*写了信。
(5)烫了他一个大燎泡。
→*烫了他大燎泡。
如例(1)—例(5)所示,在删除数量词后,上述动宾构式之所以不成立或不自由(用“*”标示),是因为它们之中表示事件的有界动词与后面的无界名词不匹配。换句话说,有界动词后跟有界名词作宾语,动作的自然终止点才有了着落,整个构式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事件。由此看来,动宾构式要求数量词强制共现的理据在于“有界—无界”的对立及其引申出的“[+事件性]—[+活动性]”的对立,这样的对立压制了构式的句法结构。
(二)动宾构式数量词的排斥出现
再来看动宾构式排斥数量词的句法现象。沈家煊(1995)将其分为三种情况,本书主要讨论其中的两种,至于“没”专门否定有界成分与“不”专门否定无界成分的情形,这里不再展开。第一种是“V 着”排斥数量词的情形(用“*”标示)。例如:
(6)架炮n天,架完了。[沈家煊(1995)用例,下同]
→*架着炮n天,架完了。
如例(6)所示,相对于“架山上”“架好”“架了”等表示事件的有界动词,“架(炮)”是表示活动的无界动词。“架着炮”包含了两种状态:一是表静态存在,比如“山上架着炮”等于“山上存在炮”;二是表动态行为的延续动作,比如“山上架着炮”等于“山上正在架炮”。其中,静态存在跟动作在时间上的有界无界并无太大瓜葛,主要问题在于表延续动作的“架着炮”。虽然“架着炮”与“架炮”一样,在时间上没有自然终止点,但“架着炮”跟“架炮”又有所区别,表现为“架炮”可以有一个任意终止点,而“架着炮”却连任意终止点也消失了。例(6)中的“n天”可以给“架炮”规定一个任意终止点,跟“架着炮”却是不相匹配的。由此看来,数量宾语跟动作终点密切相关,这就是“架着炮”排斥数量词的原因。
第二种是动词重叠式排斥数量宾语的情形(用“*”标示)。例如:
(7)看看书。[沈家煊(1995)用例,下同]
→看一会儿书。
→*看看一会儿书。
(8)伸伸舌头。
→伸一下舌头。
→*伸伸一下舌头。
如例(7)和例(8)所示,动词重叠式往往表示的是一个程度较小的确定量。比如,“看看书”表示的是时量短,就相当于“看一会儿书”;“伸伸舌头”表示的是动量小,就相当于“伸一下舌头”。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包含的数量不但总是“一”这个确定量,而且会跟“一”及其他数量成分发生抵触,排斥数量词因此是顺理成章的。由此看来,动词重叠式表示的动作不仅有一个自然终止点,而且这个自然终止点是固定的,我们因此可将此类动作称为“定时动作”。据此,根据动词“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可以把“动作”分为活动、事件、延续动作和定时动作四类,它们与动宾构式数量宾语的制约关系,具体可归纳为表6-1。
表6-1 “有界—无界”对立与数量词的句法限制(沈家煊,1995: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