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汉语构式的理据性承继探究》一书是笔者在2013年出版的《认知构式语法的理论演绎与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语构式理据性承继描写方法的思考与实践。在这里,需要对两个问题做出解释:(1)为何笔者热衷于汉语构式承继描写方法的探索? (2)笔者近十年来的实践体会是什么?
先来解释第一个问题。承继代表了可重复使用的层级模型,模型的上层结构具有通用性,下层结构具有特殊性。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承继描写可被广泛应用于语言概括。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据正在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延伸至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2019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已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并列为七大生产要素。当前,可供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80%是语言数据,如何将构式语法理论应用于计算机自然语言的处理,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新时代汉语构式研究的新课题。对此,笔者探索“面向对象、面向接口、面向切面”(三个面向)承继描写方法的初衷,就是希望在梳理和阐述汉语构式承继研究的基础上,寻求构式语法理论与自然语言处理的路径,发现从符号表示到分布表示的方法,为学界抛砖引玉。简而言之,就是将汉语构式承继描写的方法实践与构式知识表征的系统构建相结合,发挥其在语言数据时代应有的价值。
再来解释第二个问题。就构式语法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来看,理论与方法的价值挖掘、延展创新和类型概括是其与时代同步的必然选择。笔者据此将构式承继的层级性和理据性作为始终贯彻的研究原则,关注句法分布的不对称现象,将理据性承继描写划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以原型构式为对象,展开基于语块变量的扩展性承继描写。
二是以句法语义为接口,展开基于形义变量的辐射状承继描写。
三是以语用情境为切面,展开基于功能变量的耦合度承继描写。
总之,本书希冀从“三个面向”的理据性承继描写入手,探索汉语自然语言处理的新方法与新路径;以此为基础,致力于某个特定生活领域、某个特定主题范围内的汉语构式数据库建设;通过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具体实践,反过来推动和促进构式语法的理论发展。
顾鸣镝
于杭州西溪正庐
2021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