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很NP”构式的原型辨析

一、汉语“很NP”构式的原型辨析

关于汉语“很NP”结构,如“很阳光、很上海、很雷锋”,学界之前已经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桂诗春(1995)、邢福义(1997)从自然语言处理的角度分析与探究了“很X”结构槽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作用;张谊生(1996)、施春宏(2001)在分析副名结构中名词表达的是描述性意义,而非指称意义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很NP”结构的客观性存在;刘正光、崔刚(2005)从非范畴化的角度阐述了该结构语义特征的凸显性和基于转喻的语义提取的特点;吴为善(2011c:3)从认知构式语法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概念整合的过程性,将“很NP”视作一个带标记的框架构式,认为其凸显了名词蕴含的高性状程度。

构式原型辨析的理据之一源于构式的定义。因此在这里有必要强调戈德伯格对构式定义的调整:任何语言结构,只要在形式或功能的某个方面不能从其组成部分或其他已知构式中严格预测出来,就可被视为构式(Goldberg,2006:5)。即使是能够被完全预测出来的语言结构,只要有足够的出现频率,也可被视为构式。顾鸣镝(2012b)指出,戈德伯格对于构式定义的变化体现了她对构式的理解进入了一个更高层面,“不可预测性”不再被认为是构式设定的必要条件;根据“人类识解世界的方式”与“所见即所得”的原则,只要有足够的出现频率,可完全预测的语言结构也可被视为构式;构式定义从形式与意义的匹配延伸到形式与功能的匹配,功能所涵盖的范围包括语义、语用和认知,而不局限于单纯的语义分析。据此,可以从两个方面辨析“很NP”的构式原型:

第一,“很NP”的构式义不能从其组配成分“很”与“NP”严格预测出来。比如“很女人”,“很”是一个用来加强程度的副词,“女人”是一个表示性别和类属名称的名词,而“很女人”表示的却是“非常有女人味”“非常具有女子气质”“具有女人的典型特征”的概念。

第二,“很NP”构式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一个构式中,构式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组配成分的意义。“很NP”的高性状程度义激活并凸显了“NP”的潜在性状义。比如,“女人”指女性成年人,其基本义表示人的性别类属,而进入“很NP”构式后,“女人”词项的潜在性状义被激活;同理,“巴黎”只是一个城市的名称,而进入“很NP”构式后,则凸显了“浪漫、时尚”的含义,这也是因为“巴黎”这个大都市所特有的风情属性被激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些潜在性状义必须具有某种显著性,即基于我们理想化认知模式的典型特征,否则很难进入“很NP”构式。比如,我们会说“很女人”“很男人”,但不会说“很男孩”“很女孩”;我们会说“很巴黎”“很香港”,但不会说“很东京”“很武汉”。事实上,“很NP”构式的使用正在扩张,不仅“很”,其他程度副词如“最”“太”“特”“挺”“更”“非常”等派生构式也具有了部分能产性。对此,张谊生(1996)有较充分的描写。典型实例如下:很艺术、很现代、很绅士、很女性、很传统、很中国、很市侩,最上海、最基础、最要害、最大众、最款色、最本质、最情感,太细节、太瘪三、太流氓、太历史、太奶油,特知音、特青春、挺沧桑,更兽性,非常新派、非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