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实现》简介
《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实现》这本书是由.沈湘平,邓莉,秦慧源著创作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实现》共有108章节
1
前言
经过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不懈奋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各方面的面貌也发生...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 一、中国古人的向往 (一)早期诗歌对美好生活的最初描述 (二)先秦诸子百家对美好生活的积极寻求 (三)《礼记》对...
3
第一章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
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只要人们摆脱了纯粹的生存需要,就会走向对美好生活的自觉寻求。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什么是美好生活、...
4
一、中国古人的向往
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一样,美好生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追寻的目标,美好生活不仅是中国古人自然生发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国历史上诸多思想家、政治家十分关注并深入探讨...
5
(一)早期诗歌对美好生活的最初描述
在理论与哲学的反思之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开始往往是以素朴的、文学艺术的方式来表达。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最早就可以追溯至早期的诗歌。 ...
6
(二)先秦诸子百家对美好生活的积极寻求
先秦诸子百家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十分丰富,并且影响深远。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开始明显的分化,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周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天子...
7
(三)《礼记》对先秦诸家关于美好生活思想的综合
如前所述,儒家希望构建的美好生活是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的统一,提出要通过个体德性的严格修行来构建美好生活;墨家描绘出兼爱天下的美好生活蓝图,提倡“兼爱”“非攻”与...
8
(四)“大同”思想的传承与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中华文化中关于美好生活最具代表性的理解就是“大同”。自《礼运》提出“大同”以来,古代中国乃至近现代中国都深受其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儒家知识分子一直将大同社会...
9
二、西方世界的追寻
西方文化是人类思想宝库当中十分珍贵的内容,也是对人类历史进程特别是近现代影响最为巨大的部分。相比而言,西方世界对于美好生活的探讨较为完整与丰富,为我们更好地理解...
10
(一)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好生活:“黄金时代”
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神话则构成了古希腊文化的重要部分与突出特色,西方人关于美好生活的描述最早就可追溯至这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 在古希腊神话中,人类依...
11
(二)古希腊哲学关于美好生活的两种理解
自苏格拉底始,哲学家们将目光从追求世界的自然本原转到人及其生活,从而开启了西方世界对美好生活的哲学探索。 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这一哲学主题,其明确的意思...
12
(三)中世纪基督教与教会哲学视野中的美好生活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重要的精神根基,与西方文化的进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世纪的一千多年里,基督教对人们的影响渗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直到今天,基督教仍然是西方社会...
13
(四)近代西方对美好生活的理性主义构想
就时间的长短而言,近代在西方的历史上是一段远远短于中世纪的历史时期,而就思想进展的速率与复杂性而言,近代西方又远远超过中世纪。西方近代思想史纵然繁杂,但其最大的...
14
(五)空想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蓝图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社会分化与不平等日益突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规划美好的未来生活蓝图的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起来。在西方近代关于美好生活的阐释中,空想社会...
15
(六)现代西方对美好生活的多元见解
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寻求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特征,比如古希腊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与德性、共同生活紧密相联,中世纪人关于美好生活的理解则笼罩在宗教精神之下,近代西方特别...
16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描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本质上就是实现全世界人民美好生活的事业。在对前人一些合理思想进行吸收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强调通过...
17
(一)为人类美好生活奋斗的初心
美好生活是马克思自青年时期就已关注的重大问题。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论文《青年选择职业的考虑》中第一次表述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人只有为同...
18
(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与共产主义美好生活必然来临的科学
...
19
预见
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迈入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因此,马克思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及种种罪恶,并对资本主义社会...
20
(三)对共产主义美好生活图景及其实现路径的描述
关于人类未来理想社会的图景及其实现路径,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时期的著作中进行了各具特色的阐述。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是一个这样...
21
(四)列宁对共产主义美好生活的描述
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人类解放的事业,他们使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随着马克思、恩格斯相继辞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跌入了低谷,列宁在此时继承和推...
22
四、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生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不顾现实条件勉强按照某种理想的蓝图就能构建出来的。“美好生活...
23
(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
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美...
24
(二)毛泽东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与马克思一样,毛泽东自青年时期就对人生意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他在阅读自己的老师翻译的《伦理学原理》一书时,曾有感而发地写下这样的批注:“一切之生活动作所以成...
25
(三)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党重新认识了国情,作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6
(四)江泽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后,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展,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时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图景更加清晰、具体与全...
27
(五)胡锦涛与构建和谐社会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带领中国人民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完成“三步走...
28
(六)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明确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始终高度关切人民的美好生活,立足于人民对美...
29
第二章 美好生活的本质内涵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美好生活是人类共同的向往,但是关于什么是美好生活、如何才能实现美好生活,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们却难以达成共识。人们的社会...
30
一、美好生活相关概念辨析
美好生活是一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及的词,近年来,它更是成为了学术研究、政治话语中频繁出现的概念。我们注意到,不论是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词汇,还是作为严肃的学术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