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为幸福美好生活而奋斗
当反思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取得辉煌奇迹的原因时,有不少人特别是经济学家们会将巨大的人口红利作为重要之点。马克思早在1857年就指出,“在经济学上从作为全部生活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的人口开始,似乎是正确的。但是,更仔细地考察起来,这是错误的”,因为离开了具体的社会历史因素,这里的人口就只是“一个抽象”“一句空话”“什么也不是”。因为现实的人口不仅是“口”,而是“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1]确实,我们说人口红利中的人口绝不简单是自然、经济资源意义上的人口,否则就难以解释世界上其他有着同样人口红利的国家为什么没有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严格地说,我们的人口红利就在于有着伟大奋斗精神的中国人民,他们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自强不息、吃苦耐劳、不畏牺牲的精神基因,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续写了民族的传奇。伟大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独特品质,也一直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经过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终于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人们生活水平总体上得到极大提高,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少人在扬眉吐气的同时觉得终于可以“歇口气”,放松放松了。但特别值得忧虑的是,作为物质丰裕社会、消费社会、大众文化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原住民的年轻一代,不少人没有艰苦的记忆、辛勤的习惯和奋斗的意愿,甚至沉湎于玩乐,好逸恶劳,出现“未富先奢”“未强先懒”的现象。近年来,有两种青年亚文化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所谓佛系青年,二是所谓丧文化。如果说前者追求平淡、平和还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话,那么后者则完全是消极、颓废的。但两者都表明年轻一代的奋斗精神有衰退的危险,在一些人身上甚至已经丧失。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丧失奋斗精神就是民族精神的萎缩,这是一个事关中华民族前途的大问题!
事实上,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比以往时候更加需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精神!
走过四十多年,我国改革开放真正进入了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2021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如何可持续地予以巩固,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21世纪中叶我们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今天我们从未如此接近民族伟大复兴,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越是接近目标越不能松懈。同时,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不安宁,我们在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进步过程中,正遇到诸多新老问题和风险挑战,特别是某些大国遏制甚至不惜走向对抗的意图日益明显,我们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面临比较恶劣的国际环境。这些都意味着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地继续发扬奋斗精神。
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西方世界的“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其实他们害怕的是中国人埋头苦干、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改变西方霸权格局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西方人真正害怕的是我们的奋斗精神。放眼世界,西方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囿于不切实际的所谓政治正确和骑虎难下的高福利,公民普遍追求安逸、不思进取,与自强不息、勤劳进取的中国人形成鲜明对比。一些西方人不仅不反思自己的懒惰,反而嫉恨、迁怒于中国人的勤劳,这恰恰表明,我们要迅速赶超发达国家,必须要保持和发扬奋斗精神这一民族法宝。
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以及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需要,特别是有关尊严、体面、自由等主观色彩很浓的需要日益增长。人们追求幸福美好,但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幸福美好生活不会从天而降,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一切幸福美好都要靠奋斗。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条件好了,思想解放了,诱惑也多了,但不应该把幸福美好就简单地理解为安逸、享受,其实真正的幸福美好是一种积极肯定的生活状态,一种理想的、好的存在状态。而奋斗本身就是这样一种状态,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当然,在新时代发扬奋斗精神一定有其与时俱进的方面。我们依然要改变世界,但不是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简单逻辑,而是要以辩证的智慧,构建自然、社会及人的和谐关系;我们依然要吃苦耐劳,但不等于都要“脸朝黄土背朝天”“5+2”“白+黑”,而是重在有攻坚克难的决心,持之以恒的耐心,一丝不苟的细心和精益求精的匠心;我们依然要艰苦奋斗,但不是要吃糠咽菜,故意去过苦日子,而是强调能目标长远,懂得先苦后甜的道理,能够从过分的娱乐、享受中解放出来,始终把最主要的精力、最主要的资源用在发展自己、服务社会上;我们依然要不畏牺牲,但不是一味蛮干和做无谓的牺牲,而是讲究科学方法,懂得理性思考,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作出正确取舍,服从大局、甘于奉献。
新时代的奋斗精神不仅体现在正规的工作、学习中,而且更多体现在对待闲暇时间上。爱因斯坦说过,人与人的差异在于闲暇时间。由于生活密度增大和节奏加快,现在人们的闲暇时间已经高度碎片化,而这些闲暇时间往往被手机、网络所填充。无处不在的低头族主要是玩游戏、刷朋友圈和浏览各种稍纵即逝、有如泡沫的信息,最终耗费了时间却很少有益身心,严重者甚至疲惫不堪、心智迷茫。从虚拟世界中解放出来,是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面对的一个极为现实和紧迫的课题,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奋斗。
当然,社会也应该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让年轻一代拥有奋斗的意识、勇气和希望。要创造更好的公平机制,让踏实奋斗者得到激励;要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有效遏制过度娱乐、奢靡、浮躁、颓废的风气;要从家庭教育抓起,让孩子适当承担家务,在劳动中领悟幸福美好生活需要自己双手去创造的道理。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