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
一、中国古人的向往
(一)早期诗歌对美好生活的最初描述
(二)先秦诸子百家对美好生活的积极寻求
(三)《礼记》对先秦诸家关于美好生活思想的综合
(四)“大同”思想的传承与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二、西方世界的追寻
(一)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好生活:“黄金时代”
(二)古希腊哲学关于美好生活的两种理解
(三)中世纪基督教与教会哲学视野中的美好生活
(四)近代西方对美好生活的理性主义构想
(五)空想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蓝图
(六)现代西方对美好生活的多元见解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描述
(一)为人类美好生活奋斗的初心
(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与共产主义美好生活必然来临的科学
预见
(三)对共产主义美好生活图景及其实现路径的描述
(四)列宁对共产主义美好生活的描述
四、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
(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
(二)毛泽东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三)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江泽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五)胡锦涛与构建和谐社会
(六)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
第二章 美好生活的本质内涵
一、美好生活相关概念辨析
二、美好生活的不同学科视野
(一)伦理学视野中的美好生活
(二)政治哲学视野中的美好生活
(三)美学视野中的美好生活
(四)宗教学视野下的美好生活
三、美好生活的不同主张
(一)快乐主义
(二)道德主义
(三)犬儒主义
(四)来世主义
四、美好生活的公共理解
(一)美好生活之“生活”
(二)美好生活之“美好”
(三)美好生活的基本特性
第三章 美好生活的现实诉求
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特点
(一)需要日益广泛
(二)提出更高要求
(三)需要日益多元
(四)愈加明显的比较性
二、更好的经济生活
(一)美好的经济生活是美好生活的物质前提
(二)人民的经济生活实现巨大发展
(三)人民对更好经济生活的现实诉求
三、更好的政治生活
(一)美好的政治生活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障
(二)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推进
(三)人民对美好政治生活的现实诉求
四、更好的文化生活
(一)美好的文化生活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核心要素
(二)人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三)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现实诉求
五、更好的社会生活
(一)美好的社会生活是美好生活的社会条件
(二)人民的社会生活持续改善
(三)人民对更好社会生活的现实诉求
六、更好的生态环境
(一)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自然条件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巨大成就
(三)人民对更好生态环境的现实诉求
七、更好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美好生活的最高理想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的不断积累
(三)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
第四章 实现美好生活的制约因素
一、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一)发展不充分的表现
(二)不平衡的表现
二、主体美好生活之间的冲突
(一)矛盾冲突的表现
(二)这些矛盾冲突的重要特点
三、高度现代性导致的生存焦虑
四、大众文化的深刻影响
五、个体素质的局限
第五章 走向美好生活的发展观
一、传统发展观的回顾与超越
(一)传统发展观的由来与本质
(二)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与超越
二、新时代中国的美好生活发展观
(一)发展伦理学的探索
(二)以存在看待发展
(三)幸福美好生活成为检验发展的标准
三、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促进人类美好生活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中国人的美好生活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中国人自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四)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同时促进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
第六章 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一、正确认识自己以明了幸福的真谛
(一)认识自我的内在结构
(二)确认在世(在世界中)是人最基本的状态
(三)把握幸福与快乐的差别
二、正确认识世界以廓清幸福的前提
(一)明了人在世界中的命运
(二)知道身处时代的特点
三、智慧地与世界辩证和解
结语 为幸福美好生活而奋斗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