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之“生活”

(一)美好生活之“生活”

我们已经了解关于何为美好生活、如何才能实现美好生活的多种看法,这些不同见解往往理所当然地把美好生活视为人性的一部分,认为美好生活是人类生活的目的。但是人性从何而来?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人类又为何以美好生活为目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追问,这些问题事实上追问的就是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人的存在方式。而且从语言结构来看,“美好生活”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其中“美好”是用于限定和修饰“生活”的定语。因此,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不应当停留在对它应该是何种状态即何谓美好的描述上,还必须深入到人的“生活”之中。

1.生活是属人的概念,人的存在意味着生活

与动物以及自然界中其他一切存在物一样,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动植物等有生命的存在物一样,人首先必须维持自身的生存与种的繁衍。但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与动植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只有生存,而人的存在则意味着生活。动植物和自己的自然生命活动直接统一,它们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它们的生命存在没有自觉选择和追求的目的,仅仅是依赖生存本能、按照自己所属的物种的尺度去适应自然,从而获得生存。与动植物不同,“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18]。这就是说,人的生命存在固然必须服从生物肉体需要的法则,也受到环境与自然规律的限制,从而具有自然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人的存在还有超越生物肉体需要与自然本性的一面。就像动物要求得生存就不能中断它的觅食活动一样,人作为生物,无论在何时何地都首先要解决衣食之需,要从事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

马克思说:“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19]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们为自己营造巢穴、生育后代,但是它们只在肉体的需要下生产,并且只生产自己及幼仔直接需要的东西,它们以自然赋予自己的生命本能来生存。而人类则不同,人类的生产虽然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所引发,但人的生产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自然,从而使自然满足自己的需要;人还是一种可以掌握和运用规律的存在,人可以既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又可以按照人的尺度来生产,从而使生产活动达成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显然,人不是纯粹自然而然的存在,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是超越自然的存在,正因为此,人将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将自己的生命活动从动物性的“生存”提升为属人的“生活”。

2.人的生活是实践的,生活的实践性内在决定了人的生活意味着对好生活的追求

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在于其独特的存在方式——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类本质,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实践是包括最基础的物质生产活动在内的一切关涉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现实生命活动,它是现实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因此对于人性和人的生活的追问只能也必须回到人的实践中。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具有内在矛盾性的活动,这种内在矛盾性最基础的特性就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人的实践活动的受动性表现为既受到自然条件与规律的制约,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与规律的制约,因此人的实践不是随心所欲的活动,而是一定的前提和条件的规定下进行的有限的实践。但是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又是能动的,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不是像动物那样无意识地适应自然,而是在适应自然界的同时使自然界适应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的实践受到自然与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但人是按照自己的需要、目的和要求来改变世界,人可以在实践中推进对于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的。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20]人的需要、目的和要求在现存条件不能得到立即的满足,它是一种“非现实”的观念,它是人为自己构建的理想存在,人通过实践活动把观念性的理想存在变成客观现实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是现实的感性的活动,也是超越性的理想性的活动,实践本质上就是不满足于现实的人把理想变成现实的活动,就是使现实更合乎人所向往的“善”或“好”的活动。更进一步,实践不仅是人改变世界,从而使人的需要、目的和要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还是人的自我确证、自我改造与自我发展的过程。人类通过对自然的认识、改造、占有和享受,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为客观世界,展现自己的天赋、才能和欲望;同时,人也在实践中增进对世界与自身的认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实践使人自我选择、自我反思、自我完善。

实践使人的存在兼有现实和超越两种属性,使人的生活不是一种简单的同一水平的生命活动的重复,而是一个人与外部世界持续互动、相互改造的过程,是一个人类不断开辟自己的生存空间、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不断追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人类世界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总之,人类生活的发展趋势、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由生活的实践性内在地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