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犬儒主义
快乐主义、道德主义在历史发展中都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形态,但我们终究可以提炼出它们最具一般性的观点和特征。相对而言,犬儒主义则是一个十分特殊与复杂的概念,因为这一源始于古希腊的概念发展至今天,竟然具有了和最初大相径庭的含义,有学者因此将犬儒主义的古今含义明确区分为“大写的犬儒主义”(古典犬儒主义)与“小写的犬儒主义”(现代犬儒主义)。
学术界一般认为,古希腊犬儒学派的奠基人是安提斯泰尼,犬儒派因为安提斯泰尼经常在一个名为库诺萨各(Kunosarges,意为“白犬”)的体育场与人交谈而得名。同时,“犬儒”还标志着这一学派生活方式的特点。犬儒派认为,人最好的生活方式是顺应自然法则,自然地生存、自然地处世,精神的自由是他们追求的根本目标。犬儒派的重要代表第欧根尼认为,大自然已经为人类提供了适合生存的环境,人只需要顺应自然、依靠本能生存,就可以活得真实、朴素而自由。因此,第欧根尼自号为犬,四处流浪,衣衫褴褛,有时住在雅典的大街和市场上,有时睡在木桶里,食物也不分优劣,但求饱腹。在犬儒派看来,要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实现自然而然的生存境界,不仅要求人的言谈举止率性而为、鄙弃荣华富贵,更为重要的是要确保自身精神的独立与自由。因此,犬儒主义否认人是政治的动物,把现实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环境都看成是对人的思想的禁锢、对灵魂自由的剥夺,向往一种人人平等、和平安定、人人自我管理的理想的共和国。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实现精神的独立与自由,犬儒主义者则往往反对权威统治,与自己原来的城邦、部族脱离关系,保持孤身一人,摆脱社会规范的束缚,抛弃所有财富。
古希腊犬儒派愤世嫉俗言行的背后,是对自然与人的自然本性的尊重和强调,也是对理想社会与生活方式的向往。但是在当代社会,犬儒主义虽然同样产生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裂缝中,但几乎走向了其原初含义的反面。
首先,现代犬儒主义持道德相对主义立场,把道德视为自我保存、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工具。现代犬儒主义认为,道德都是骗人的,但它又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方面道德可以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另一方面个体的行为背离道德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因此道德应该得到表面的维持。犬儒主义一方面贬低道德的地位,否认道德的普遍意义与客观价值,另一方面又主张人应该通过符合道德的言行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见,犬儒主义的根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或极端的利己主义,他们不仅不像古希腊的犬儒派一样过一种朴素甚至艰苦的生活,而且为了追求利益、欲望的要求可以抛却道德原则与个人良心,陷入道德虚无主义。
其次,现代犬儒主义以一种自欺欺人的态度面对生活。古希腊的犬儒学派追求一种真实、朴素的生活方式,现代犬儒主义却是生活在一种自己有意识构建起来的虚假之中。现代犬儒主义不相信人性之善、社会之美,他们目睹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经历个体生活的诸多伤痛,但是他们应对的策略不是批判与反抗,而是将自己从不愉快的现实中抽离出来,自欺欺人地用事不关己、玩世不恭的态度来面对一切。
最后,现代犬儒主义是彻底的怀疑主义,否认实现理想的美好生活的可能性。现代犬儒主义把人看成是纯粹利己的存在,将这种对人性的认识推而广之,就是对自身、他人及社会的怀疑,就是从根本上否认社会改善的可能性。现代犬儒主义的怀疑是一种无原则的、完全的、彻底的怀疑,他们认为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个体都时刻生活在危机与阴影中,一切个体的奋斗与抗争都是无意义的。他们拒绝相信一切正面的价值,对人生理想、未来的幸福生活都丧失信心,从而产生一种逃离现实生活,抑郁、迷茫与悲观的厌世心理。
毋庸讳言,在现代社会中犬儒主义可谓大行其道。现代犬儒主义有其产生的复杂社会根源,这种对人本身及各种价值的蔑视、对现实生活的疏离、对私人利益的极端强调,危害十分明显。这种消极意识的日益扩散会使人们甘于平庸、贪图享乐,扼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