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更高要求
人的需要的发展不仅体现为不断产生或不断凸显出来的“新需要”,不仅是需要的种类与内容的扩展,还表现为需要的质量、层次或品味的“升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对同一种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长达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获得了民族解放,开启了历史的新征程;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从而为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奠定了最基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波澜壮阔,极大地解放与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都取得历史性成就。事实上,党在各个方面取得伟大成就的奋斗历程就是满足人民各个方面都不断升级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历程。中国老百姓所谓“三大件”的变迁可以令人最直观地感受到这种升级。20世纪70年代末,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人民的消费欲望受到了激发,曾经只想填饱肚子的中国人民认为,戴上上海牌手表、用上蜜蜂牌或飞人牌缝纫机、骑上飞鸽牌或永久牌自行车就会无比满足;到了80年代,人民的收入明显增加,普通家庭拥有老三大件已经毫不稀奇,人们开始追求电气化,为自己的家庭配备上冰箱、彩电、洗衣机才称得上幸福生活;90年代人民对家庭生活提出了新的现代化要求,“三大件”变成了空调、录像机、电脑;跨入21世纪,家庭消费更是转向科技化、高品质、多元化,除了房子、车子成为了每个家庭希望拥有并且相当一部分家庭已经拥有的标配,人们已经难以找出某个具体的物件可以列入“三大件”之中。因此,可以购买一切产品和服务的“票子”被列入其中。社会发展了,人民的收入增长了,家庭消费与人民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必然升级。家庭消费的变迁是人民物质生活需要升级的鲜明体现,也是整个社会各方面需要升级的一个缩影。
从既有的奋斗成果而言,党带领人民在各个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客观条件,今天的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升级。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会对个体生活状况与社会整体状况作出肯定的、积极的评价,对于自身与国家将来的发展也充满信心,可以说,人民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基本需要已经很大程度得到了满足,今天的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美好生活。但是在此基础上,人民对与自身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