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一)物联网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物联网的概念模型最早来源于麻省理工学院于1999年建立的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Labs)中提出的一种网络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即将所有物品都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联系起来,并以此实现设备智能化的识别与管理。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技术领域,物联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早期物联网主要是以物流系统为背景提出,并以射频识别技术作为条形码识别的替代物,以此实现对物流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但随着技术与具体实践的进步,物联网的内涵已发生较大变化,其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和感知层。应用层主要由信息处理、云计算以及应用集成三大部分组成。平台层是由设备管理平台和应用支持平台组成。网络层则是由互联网、终端设备和通信装置三个模块构成,而感知层是由传感器、芯片和智能装置组成。

在医疗保健行业,慢性病监测将推动物联网终端采用;在汽车行业,具有嵌入式物联网连接的汽车将通过一系列附加设备完成特定任务,例如车队管理;在建筑行业,住宅电力智能计量可用于更准确的计量和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