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媒体推动媒体智能化发展
1.移动互联网带来用户变迁是智能媒体发展的主要诱因
移动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态和媒介消费习惯,用户的媒介消费习惯从PC端向移动端的转移已经完成,信息传播的媒介形式逐渐从图文转变为视频;人们在碎片化的场景之中,更加依赖社交平台和个性化推荐获取信息,信息接触行为特征则从主动搜索模式向信息流模式大规模转移。
(1)媒介消费习惯:全面向移动端转移
人们通过手机了解新闻,进行社交娱乐、生活支付的场景已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手机成为肢体的延展,人们的媒介消费习惯基本完成PC端向移动端的转移。
用户媒介消费习惯的改变促使越来越多的传媒领域也积极向移动端迁移,抢占移动媒体业务入口,抢夺用户注意力,率先迁移的就是新闻行业。当前,超七成的网民使用新闻网站与新闻类应用获取资讯。新闻客户端的内容也从以往单一的新闻时事扩展到了旅游、文化、娱乐、运动、美食等多个垂直细分领域,表现形式也愈发丰富多彩。
智能手机终端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显然具备了智能媒体所必需的“智能”与“互动”等基本要素,必然使依托智能手机的信息传播本身也具有了智能化的属性和潜在特征。也就是说,移动互联网中的媒体已经是智能化的媒体雏形。在移动媒体情境中,个性化的新闻获取、碎片化的新闻内容、现场感的新闻体验和贴身式的新闻服务都颠覆了传统新闻采编流程。
(2)信息获取途径:更加依赖社交传播平台
“无社交、不移动”,社交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组织形态之一。社交化特征已经全面体现在移动媒体的各个垂直领域中。用户信息获取的途径愈发朝着社交平台化发展,信息的传播就从单纯的人与机器交互变成了“人机+人际”。当媒体融合了大量人际传播之后,信息传播模式更加复杂、信息量级暴增,这些都将导致媒体效率降低,因而对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来辅助提升媒体传播效率,帮助用户获取有价值信息提出了需求。
(3)信息接触行为:从搜索到信息流
移动互联网促成了从“搜索”到“流量入口”的转变。互联网时代的搜索引擎改变了获取信息的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是主要商业模式,行业巨头纷纷抢占“入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极度膨胀,同时信息的过度饱和也使用户陷入了信息过载之痛。即使主动搜索,也无法快速在海量信息中获取到真正需要的内容,检索效率降低。如何让用户从信息海洋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当下媒体传播的重点问题。
当前,用户的信息接触行为开始更多地依靠信息流而不是主动搜索,就需要信源具有更高的信息甄别能力和信息靶向能力。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能力,媒体平台才能够准确、高效地实现从繁复的信息中筛选出符合用户兴趣偏好内容的目标,才能在满足用户获取信息需求的同时极大提高分发效率。同时,也相应地需要媒体机构自身提高职业素质,呼吁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监督管理办法进行规范。
2.移动媒体行业生态为智能媒体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内容生产:从媒体机构到全民普及
移动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的传播结构使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也使移动媒体内容的创作主体变得更加平民和大众。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影像权力的释放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互联网用户的表现空间,使内容创作的准入门槛不断降低。
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一方面参与内容创作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成为当下移动媒体内容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用户进行内容创作的形式和传播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内容创作的全社会普及为基于个人兴趣的媒介消费积淀了海量的内容基础,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媒体的内容聚合与分发难度。为了顺应智能媒体的发展趋势和其对内容平台的建构要求,新浪、腾讯、网易等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开始构建以内容为中心、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媒体平台。由此可见,内容平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内容分发将成为传播的必然趋势。
(2)媒介终端:从智能手机到万物皆媒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造就了智能手机这个迄今为止最大的移动终端体系,而物联网则将颠覆性地创造另一个远远超越智能手机的终端设备体系——传感器。后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开始朝着“万物皆媒”的方向发展,信息的传输和交互除了智能手机外有了全新的移动载体。在未来,“媒介”的概念可能会逐渐消失,“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一个万物皆媒的泛媒时代正在到来”。
当前,移动媒体终端变化的结果就是为智能媒体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设备设施基础。人工智能和传感器等技术的进步使智能硬件在人机交互模式、智能化性能上逐渐完善,为未来智媒时代的智能硬件终端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支撑。
(3)核心资源:从内容到数据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应用程序,而这些应用程序又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海量的数据,数据将成为下一代智能媒体发展的基础,以用户数据为核心,是沿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广播电视行业未来生态的核心特征之一。只有真正掌握好、分析好、使用好用户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才能真正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使价值在用户使用阶段产生变现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媒体应当意识到,用户数据是比内容更为重要的资源。
人工智能产业结构有三层——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其中数据就是位于最底层的基础层中最核心的资源。同样,智能媒体的基础也是数据资源,只有以坚实的数据为基础,才能在此之上通过算法和应用实现个性化的产品创造和智能化的运营管理。当前任何一种基于现代化模式的生产都应该有智能化处理的数据与之搭配。因此,数据不仅仅是构成人工智能的基础,更是智媒时代媒体机构应当抢占的核心资源。
3.移动媒体政策引导智能媒体发展
移动媒体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并且由于融合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多元的传播形式,以及用户、内容、平台等多元的监管主体,因此与传统媒体相比,针对移动媒体的监管是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一个问题。移动媒体生态变化使行业管理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近年来移动媒体政策的方向性引导已经开始朝着智能媒体管理的趋势发展,表现出平台化、透明化、技术化三个主要特征。
人工智能在媒体行业的应用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移动媒体的未来就是智能媒体,智能媒体时代的管理将实现四个转变——管理范畴将从内容走向平台,管理主体将从自然人走向机器人,管理手段将从人工走向技术,管理层次将从行业法规走向法律与伦理的结合。适应智能媒体管理的转变应当充分考虑到管理主体、管理范畴和管理手段、管理层次的四重变化,充分借鉴移动媒体时代的管理经验,并考虑到瞬息万变的媒介形态以及监管主体的不断演变,制定出真正适合媒体特征与趋势的政策法规。在人工智能发展初期就尽可能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智能媒体良性发展。[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