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条件下社区传播参与社区治理大有可为

(三)新媒体条件下社区传播参与社区治理大有可为

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媒体转型成为真正的社区媒体提供了可能。社会化媒体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使得智能手机成为当下社会最为强势的媒体终端。无论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还是网络、两微一端都能够通过手机获取信息并参与互动。在传统媒体时代,单一的大众传播只能做到单向传播,不能实现及时双向互动,也就难以发挥社区治理的功能。现在通过社区网站、社区论坛、社区微信公众号、社区微信事务群,不仅能够进行信息分享,还能进行事务协商。社区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社区新媒体进行,居民参与的广度、深度和频率都大大提高了。

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社区媒体参与社区社会治理主要从两个方向展开。一是媒体在转型中主动下探,深入社区,服务社区,从服务延伸到社会管理。在此方面比较典型的当属《北京青年报》。《北京青年报》根据社区发展状况和需求程度,创办了三十多家社区报,并针对社区创建了社区服务站、社区驿站、“OK家应用”和社区传媒微信矩阵,构建了一个真正的社区媒体群落。这个社区媒体群落从信息服务入手,以接近性为抓手,在“家门口”做文章,尝试从新闻传播、信息分享,逐步拓展到购物、亲子、旅游、文化等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联动,虚实结合,依托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居民的参与和互动,让社区媒体的服务功能不经意间上升到管理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北京青年报》不仅实现了媒体社区化发展的转型,也为政府创新社区社会管理找到了可以信赖的嫁接桥梁和实现路径。[28]二是社区运用新媒体主动尝试传播型社会治理。许多城市社区已开始尝试运用新媒体,将社区服务上移到网络,通过网络的贴近性和便利性吸引居民参与,进而提高社区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开创一条以媒体为中介的传播型社会治理新路。在此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深圳市罗湖区的一些社区。深圳市罗湖区基于家园网建立了一系列社区媒体,其中既有传统的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电视媒体,也有基于网络和新媒体的社区子网、微博、微信和网络论坛。各个社区基于这些媒体系统发布涉及居民诉求、网上办事、教育医疗、求职就业、休闲购物、社区公益、文化娱乐等的服务内容和使用方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联动、线上线下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社区内个人、集体和组织之间联系的紧密度,提升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度,进而培养了社区居民个人的合作习惯和公共精神、信任感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激发了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推动了社区的有效治理。

城市社区网站是指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基于真实社区建立的互联网虚拟社区。它是由社区居民自办,运用Web 2.0技术,承载了新闻资讯、电子政务、公益信息、电子商务、论坛等功能的服务于本社区居民及工作群体的网站。比较著名的有“回龙观社区网”和“望京网”,大部分城市社区网站采用“网络社区”+“新闻资讯”的模式,除了信息互动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社区沟通和管理的功能。相比传统的线下面对面参与而言,社区网站是一种新型的线上居民参与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网络时代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参与社区管理的要求,是对传统社区管理的一种有效补充。

智媒时代,媒体人可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社区治理生态。在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战略背景下,社区应当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和社交平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社区媒体智能化发展,通过提供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服务,推进社区建设。

【注释】

[1]郭琪:《智能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向研究》,《视听界》2019年第3期。

[2]李森:《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转型研究》,《传媒论坛》2019年第17期。

[3]宋凯、韩洲:《智能融媒体时代电视综艺节目创新策略研究》,《中国电视》2019年第6期。

[4]杨豫鑫:《从人工智能谈电视综艺节目如何突围》,《采写编》2018年第6期。

[5]同上。

[6]曾楚超:《关于融媒体时代下纪录片发展和变革的思考》,《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第3期。

[7]崔燕振、陈洲:《大视频时代电视媒体覆盖发展与融合传播价值探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8]张天莉:《从内容生产者到短视频玩家——电视媒体短视频发展现状及思考》,《视听界》2019年第4期。

[9]王永连:《家庭大屏: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主战场》,《当代电视》2019年第9期。

[10]李亚铭、李阳:《智媒体时代人工智能在电视行业的应用研究》,《出版广角》2019年第3期。

[11]郭沛宇:《〈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2018)〉解读》,《广播与电视技术》2019年第6期。

[12]邓瑶、夏涌:《坚持内容导向,广播传播向融媒体进阶——2018年国内广播新闻综述》,《中国广播》2019年第2期。

[13]邓瑶、夏涌:《坚持内容导向,广播传播向融媒体进阶——2018年国内广播新闻综述》,《中国广播》2019年第2期。

[14]新华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客户端“云听”正式上线》,(2020-03-05)[2020-06-09],http://www.xinhuanet.com/info/2020-03/05/c_138845395.htm。

[15]左宁:《基于车联网的广播变革新路径》,《视听》2018年第12期。

[16]傅丕毅、徐常亮、陈毅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闻生产和分发平台——新华社“媒体大脑”的主要功能和AI时代的新闻愿景》,《中国记者》2018年第3期。

[17]郑晓琦、陆梦婷:《内容和技术双向发力,人民日报铺就媒体融合之路》,(2019-09-26)[2020-06-09],https://mp.weixin.qq.com/s/75kJciFw5BlrZupxu8MhRA。

[18]张华、肖翔:《封面传媒智媒体技术进阶之路》,《青年记者》2019年第27期。

[19]徐园、李伟忠:《数据驱动新闻 智能重构媒体——浙报集团“媒立方”技术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1期。

[20]郑晓琦、陆梦婷:《内容和技术双向发力,人民日报铺就媒体融合之路》,(2019-09-26)[2020-06-09],https://mp.weixin.qq.com/s/75kJciFw5BlrZupxu8MhRA。

[21]陈丽梅、刘洋:《场景与内容:智能时代纸媒的新生力量》,《新闻窗》2018年第4期。

[22]宋守山:《格局重构与深度融合——2018年纸媒年度发展报告》,《现代视听》2019年第1期。

[23]新闻告示栏:《2019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媒体融合的三个关键与天津实践》,(2019-07-30)[2020-06-09],https://news.ifeng.com/c/7ojCmKR1kXY。

[24]罗华:《2019移动互联网蓝皮书之移动媒体观察》,《新闻战线》2019年第15期。

[25]卢迪、韩银丽、徐玥:《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媒体发展与管理》,《现代传播》2018年第5期。

[26]宋国庆、张刚:《从齐鲁晚报“智慧社区”看社区新媒体的作用与价值开拓》,《中国记者》2018年第3期。

[27]杨芳:《人工智能在智能社区中的应用探析》,《上海法学研究》2019年第9卷。

[28]罗自文:《论新媒体条件下社区传播参与社会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