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把关行为的完善与发展

(四)人工智能把关行为的完善与发展

1.人机协同,促进把关主体多元化

在算法时代,筛选信息的人和阅读信息的人的界限几乎消除,每个人既是阅读者也是筛选者。在消息的流通过程中,个人对信息把关的作用不断加强,每个个体都是新闻把关人,都在承担不同的把关任务。个体把关人包括内容创作者、平台审核编辑以及用户群体,因此个体成为算法把关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自媒体用户群体更是发挥重要作用,有些个体拥有内容创作者和用户的双重身份,因此要完善算法新闻生产中的把关机制,关注个体的力量十分重要,要发挥群体的力量协助内容把关。算法技术没有好坏之分,但是算法的价值观却需要由人工来引导。因此,人机协同,在算法技术中融入专业新闻从业者的价值观念尤为重要。[36]

2.加强多方监管力度,治理网络信息环境

2017年,国家就出台并实施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中明确要求所有聚合类平台须获得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否则就涉嫌违法。[37]所以政府部门在未来的互联网信息管理中,应不断修补此方面的漏洞,严格对聚合新闻平台的新闻资质要求,并将其落到实处。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平台利用新闻评论、深度报道等形式,对个性化新闻推荐系统中存在的乱象进行曝光或评论,从舆论上引导了正确的观念,也为有关部门的整改措施“造势”。媒体制造舆论与相关部门着手整改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可对个性化新闻推荐系统中的低俗、价值观扭曲等问题起到整治作用。

3.凸显媒体人专业素养,回归正确的新闻伦理价值

尽管算法技术给时代画上了浓墨重彩的标记,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却是不能动摇的根本地位。算法技术的审核把关行为取决于制定编辑算法的人,因此要发挥新闻专业人才的价值,用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发自内心的人性关照来制定更完善的推荐和丢弃制度。传媒业发展至今,尽管技术不断更迭,但不变的是正确的新闻伦理一直相伴左右,它是对媒体从业人员的约束,也是整个行业的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