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状:加速研发与产业化,无人机数字化时代来临

(二)发展现状:加速研发与产业化,无人机数字化时代来临

1.军用领域占比高,民用市场潜力增速大

军用主要应用于战场,借助无人机造价低廉、应用便捷、隐蔽性强等特征,可执行空中侦察、电子干扰、携弹攻击等军事任务,以及作为核试验取样机、空中通信平台、战场救援工具等手段,为现代战争提供有效支持。民用领域中,借助无人机便捷安全、容易部署等特性,主要应用于能源、基建、农业、救援、警用、商业、医疗以及个人等方面,兼具娱乐与实用功能。

从军用到民用领域的过渡,是我国无人机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民用市场的迅速扩张让无人机摆脱了小众化、特殊化的标签,逐渐进化为大众化产品。虽然当下民用无人机在行业结构中占比不是太高,但在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与强劲的发展劲头下,可见民用市场具有强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现状是:军用无人机在行业机构上占据绝对领先地位,但民用无人机无论在市场规模还是潜力增速上,发展都更为强劲。随着产业发展不断成熟,未来无人机民用市场有望成为领导行业前进的主要市场。从具体数据来看,从2015年到2018年,我国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从45亿元左右,急速增长到120亿元,同比增长了165.5%,整体发展从较为弱势到快速壮大,市场发展不断提速。而在此期间,我国民用市场的变化更为惊人,销量规模从20亿元增长到134亿元,潜力增速远远超过军用市场。[56]前瞻产业研究院估计,2019年国内无人机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达359亿元,未来行业市场结构仍将不断改变,民用无人机市场将不断扩大,2019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达到210亿元,同比增长56.72%。[57]

2.相关法制政策逐步健全,“无人机+行业应用”全面开花

随着相关法制的不断健全和低空领域的逐步放开,无人机发展将迎来更为广阔的空间。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使硬件成本得到降低,在技术支持与环境利好下,智能硬件开始向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等方向迈进。

目前,我国诸多领域在应用层面上已经出现了“无人机+行业应用”的蓬勃发展势头。无人机在物流、安防、测绘、电力巡检、农林植保等行业的应用屡见不鲜,随着无人机销量的继续增长,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尽快完善对于产业发展的规范管理显得更为迫切。《通用航空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要依托民航空管系统,加快推进FSS等低空空域航行保障体系建设,利用第三方公共平台提高通用航空飞行申请的效率。2018年6月,《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正式生效。2018年8月,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印发《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2018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无人机制造企业规范条件》。2019年,民航局先后发布了对《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咨询通告征求意见的通知、《促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和《轻小型民用无人机飞行动态数据管理规定》。此外,深圳市人民政府、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等也颁布了相关规定办法。

3.研发与产业化提速,消费及服务市场高增长

行业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国内无人机研制领域的原有竞争格局,市场态势正在发生巨变和重塑。一方面,无人机行业增速在放缓;另一方面,国内无人机产业却在快速发展。据粗略统计,国内当前至少有40余家企业和科研院校生产或正在研制无人机产品。根据不同的类型,大致可划分为军工集团、科研院校和民营企业三个阵营。[58]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无人机系统取得了诸多成果,工业无人机的研发和产业化不断获得突破,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目前,无人机服务环节的市场规模大约为硬件制造的两倍以上。随着近年来国内无人机及相关服务的消费额持续高速增长,2018—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26.3%,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770亿美元。优质企业数据库收录的无人机行业相关企业,涵盖云台、飞行控制、电调、电池、机体结构件、遥控接收器、无人机服务、电机、摄像机、图传系统、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12大关键产业链。[59]

4.市场潜力巨大,无人机市场两极分化且增速有所放缓

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航拍无人机市场规模接近40亿元,2018年的总规模达到近100亿,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250亿元人民币。近年来,国内航拍无人机市场将以86.5%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60]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的数据,国内目前有近20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但是拥有核心技术的却不到10家,这个数值还不到5%,有95%以上的企业大多从事的是组装业务,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同时,国内航拍无人机市场出货量常年的前三名厂商都被大疆、零度智控、派诺特所把持,其中大疆占据了52%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国内无人机市场存在非常严重的市场分化,呈现出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趋势。

航拍工具价格高昂,且容易受到天气等外在环境因素影响,发生损坏。此外,还需要耗费时间培训专业技术人才,造成了无人机使用的较高成本。所以导致了大家热情很高,但是市场状况却没那么火热。另外,作为一项新兴产品,国内还缺乏相应的完善行业标准和规章制度,一些“黑飞”事件频发,一些地方甚至直接将此项产品禁航。[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