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三)加快推进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区块链自进入大众视线以来便被视为一种具有颠覆性又极具复杂性的技术。顾名思义,区块链是一个个数据包以“时间戳”为依据,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包先后排列成概念意义上的链,其本质上是一种技术结构,通过数据结构、分布式存储、加密算法和共识机制来实现去中心化,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能直接相连,区块链如今已被应用于各行各业。[42]

工信部赛迪区块链研究院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区块链发展年度报告》表示,2018年以来,我国区块链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不断壮大。诸如百度、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互联网巨头借助区块链技术在溯源领域发力,打造全球商品溯源体系;电子政务在区块链助力下发展出一套新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机制,有效解决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匿名性、可追溯性等特性,在给行业与社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例如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导致合法权益被侵害,以及部分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管理措施和技术保障能力不健全等。[43]为此,2019年1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旨在明确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和促进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健康发展,规避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风险,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44]

与此同时,我国密集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区块链技术发展,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中多次提到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利用。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推动辖区内各部门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落地。

国家不断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加强对其的规范,促进区块链技术有序发展。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经济社会融合创新发展。在技术融合方面,要致力于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关于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培育一批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对于区块链应用方面,要积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要推动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探索在信息基础设施、智慧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同时,也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对安全风险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建立适应区块链技术机制的安全保障体系。多方共同努力,使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45]

在媒体领域,区块链影响了新闻生产、传播、分发等整个流程中的多个环节。首先,媒体机构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所发布信息的具体内容、发布时间、发布作者等进行查阅与核实,进而在大数据爆炸式发展的环境下,实现基于区块链建立重要元数据的安全存储中心与信息存档,做到信息可溯源、可查证,并能从一定程度上防止假新闻的发布传播,对“后真相现象”造成一定的冲击。其次,在智能媒体时代,媒体可以通过多种技术合作来实现更好的融合创新,诸如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建立区块链技术服务平台,使得原有的中心化平台退居为技术服务供应商,从而实现媒体免受制于各种技术机制和资本的影响,再通过使受众参与到新闻产品的流程之中,构建和用户之间更具有信任度的连接系统,进而重新建立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信任机制。[46]最后,现如今网络平台信息爆炸式增长,存在虚假信息泛滥、资本下流量作弊等负面现象,区块链基于其可追溯的功能可以帮助媒体追踪看出其实质,从根本上治理虚假流量的行业乱象,治理虚假新闻、盗版等问题。如目前媒体行业应用的Po.et,使用“存在证明”核心技术为媒体提供媒体内容所有权保护和网上内容的发掘与变现,帮助媒体建立信息真实性的验证机制和信源问责制,在内容生产者、媒体机构和受众之间创建良性的传播生态。[47]

对于区块链技术在媒体领域应用的利弊关系依旧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究和需要时间来证明的问题。区块链在媒体行业的未来还需由产业、技术、用户多方共同努力,促进该技术在相关领域合法且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