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广告的未来展望

(四)智能广告的未来展望

第一,在今后,计算机图形、数字影像、人机交互、传感设备、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和综合运用,创造出一种基于可计算信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创造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第六感(潜意识)等多感官广告体验。随着超级计算技术和云技术应用更为广泛,智能广告的创意创作系统、制作合成系统、发布执行系统、远程控制与协作系统、后期管理反馈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将日益完善,智能广告的整体品牌形象亦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80]

第二,传统广告公司必然需要导入“智能思维”,以提升广告行业竞争力和企业后期发展动力。随着智能广告时代的到来,广告人力资源结构亟待转型,一些未曾听闻的新兴广告岗位即将出现。所以,广告公司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字化实力,建立自己的团队和平台。提升数字化实力,是对广告行业的一次重构,必然会面临着重重挑战。[81]

第三,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数据能够帮我们更好地找准用户需求,为广告公司的营销方案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创意就像是艺术,是感性的,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力和情感空间,而数据就是科学,是理性的,赋予我们严谨的数理依据和逻辑。只有数据与创意相结合,才能够产出高完成度的广告,才称得上是真正“智能化”。[82]

【注释】

[1]199it:《企鹅智酷:2017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2017-11-16)[2020-04-09],http://www.199it.com/archives/654084.html。

[2]王思:《智能化时代新闻媒体特点与生产模式创新》,《学习与实践》2019年第1期。

[3]参见李曼玲:《传媒智能化趋势下的新闻生产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4]周文韬、孙志男:《5G背景下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可能性分析》,《新闻战线》2019年第3期。

[5]李曼玲:《传媒智能化趋势下的新闻生产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6]腾讯财经:《8月CPI同比上涨2.0%创12月新高》,(2015-09-10)[2020-04-09],http://finance.qq.com/a/20150910/019573.htm。

[7]参见刘松浩:《机器新闻写作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8]36氪:《写稿机器人DreamWriter每天发稿量超过2000篇》,(2017-04-18)[2020-04-09],https://36kr.com/newsflashes/51490。

[9]新华网:《“快笔小新”上岗了!84岁新华社启用“机器人记者”》,(2015-11-06)[2020-04-0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06/c_128401096.htm。

[10]新浪网:《“快笔小新”要抢记者的饭碗》,(2015-11-16)[2020-04-09],https://tech.sina.com.cn/i/2015-11-16/doc-ifxksqku3067543.shtml。

[11]第一财经:《第一财经发布“DT稿王”:写稿机器人的“尖子生”》,(2016-05-31)[2020-04-09],https://www.yicai.com/news/5020955.html。

[12]赵禹桥:《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及前景展望——以今日头条新闻机器人张小明(xiaomingbot)为例》,(2017-01-11)[2020-04-09],http://media.people.com.cn/nl/2017/0111/c409691-29014245.html。

[13]傅丕毅、陈毅华:《MGC机器生产内容+AI人工智能的化学反应——“媒体大脑”在新闻智能生产领域的迭代探索》,《中国记者》2018年第7期。

[14]央广网:《MGC+AI新华社发布媒体大脑“MAGIC”智能生产平台》,(2018-06-13)[2020-04-09],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3181529799614804。

[15]沈楠、陈毅华:《“MAGIC”对新闻智能生产的探索》,《新闻战线》2018年第15期。

[16]沈浩、谈和:《数据新闻时代新闻报道的流程与技能》,《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2期。

[17]封面新闻:《宋建武:数据可视化将成为新闻生产的关键性技术》,(2019-05-27)[2020-04-0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4683632364961044。

[18]王潇:《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1期。

[19]腾讯科技:《彭兰:AR/VR将让新闻产生所见即所得的效果》,(2016-11-14)[2020-04-09],https://tech.qq.com/a/20161114/033932.htm。

[20]腾讯科技:《彭兰:AR/VR将让新闻产生所见即所得的效果》,(2016-11-14)[2020-04-09],https://tech.qq.com/a/20161114/033932.htm。

[21]参见李曼玲:《传媒智能化趋势下的新闻生产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22]同上。

[23]黄楚新、王丹丹:《智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转型》,《视听界》2019年第3期。

[24]今日头条:《今日头条算法原理(全文)》,(2018-01-16)[2020-04-09],https://www.toutiao.com/a6511211182064402951/。

[25]参见杨舒涵:《算法新闻生产中的把关机制研究——以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为例》,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

[26]同上。

[27]消费日报网:《百度智能云一站式全媒体审核平台来了,四大类内容全能审!》,(2019-09-11)[2020-04-09],https://tech.chinadaily.com.cn/a/201909/11/WS5d78bc6ca31099ab995df686.html。

[28]张建军、孙滔、孟方:《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内容智能审核及在世界杯的实战》,《现代电视技术》2018年第8期。

[29]何燚宁:《个性化新闻推荐系统中算法把关的思考——以“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为例》,《新闻爱好者》2019年第9期。

[30]罗昕、肖恬:《范式转型:算法时代把关理论的结构性考察》,《新闻界》2019年第3期。

[31]同上。

[32]罗昕、肖恬:《范式转型:算法时代把关理论的结构性考察》,《新闻界》2019年第3期。

[33]参见何燚宁:《个性化新闻推荐系统中算法的把关行为比较研究——以“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为例》,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

[34]同上。

[35]杨舒涵:《算法新闻生产中的把关机制研究——以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为例》,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

[36]同上。

[37]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17-05-02)[2020-04-09],http://www.cac.gov.cn/2017-05/02/c_1120902760.htm。

[38]翁佳:《智能语音技术对播音主持专业与行业影响探究》,《电视研究》2017年第12期。

[39]刘言明:《虚拟主持人在播音主持领域应用的现状研究》,《传媒论坛》2019年第13期。

[40]李颖:《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的应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年第11期。

[41]翻译与教学研究:《译论目AI实时翻译的原理一口语翻译仍是难题》,(2018-09-22)[2020-06-09],https://www.sohu.com/a/255512387_176673。

[42]李颖:《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的应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年第11期。

[43]同上。

[44]同上。

[45]唠氪:《2018微软人工智能大会召开 智能机器人小冰成“重头戏”》,(2018-05-23)[2020-06-09],https://www.sohu.com/a/232671966_650310。

[46]李颖:《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的应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年第11期。

[47]参见张颂:《情声和谐启蒙录——张颂自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48]朱林园:《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的应用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第22期。

[49]李颖:《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的应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年第11期。

[50]喻国明、侯伟鹏、程雪梅:《个性化新闻推送对新闻业务链的重塑》,《新闻记者》2017年第3期。

[51]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新闻记者》2015年第3期。

[52]靖鸣、管舒婷:《智能时代算法型内容分发的问题与对策》,《新闻爱好者》2019年第5期。

[53]站长之家:《一点资讯付继仁:兴趣引擎引领资讯智能分发》,(2016-06-17)[2020-06-09],https://www.chinaz.com/news/2016/0617/541750.shtml。

[54]闫鑫:《媒介融合背景下算法对新闻生产的影响》,《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第5期。

[55]喻国明、侯伟鹏、程雪梅:《个性化新闻推送对新闻业务链的重塑》,《新闻记者》2017年第3期。

[56]同上。

[57]杨莉明:《个性化推荐在移动新闻资讯传播中的应用、影响与反思》,《新闻与传播评论》2020年第2期。

[58]李小娜:《大数据时代社会舆情监测的转变和发展》,《青年记者》2015年第11期。

[59]张冰清、刘高见:《大数据下的舆情监测与预测》,(2015-05-26)[2020-06-09],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526/c396435-27057621.html。

[60]刘鹏飞、唐钊:《媒体开展舆情业务的优势与探索》,《青年记者》2019年第19期。

[61]同上。

[62]李小娜:《大数据时代社会舆情监测的转变和发展》,《青年记者》2015年第11期。

[63]李小娜:《大数据时代社会舆情监测的转变和发展》,《青年记者》2015年第11期。

[64]毕翔、唐存琛、肖俏:《短视频社交媒介舆情监测与危机防范机制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10期。

[65]李小娜:《大数据时代社会舆情监测的转变和发展》,《青年记者》2015年第11期。

[66]秦雪冰:《智能的概念及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广告产业中的应用》,《广告大观》(理论版)2018年第1期。

[67]韩思齐:《人工智能时代下营销活动的智能化》,《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5期。

[68]秦雪冰:《智能的概念及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广告产业中的应用》,《广告大观》(理论版)2018年第1期。

[69]韩思齐:《人工智能时代下营销活动的智能化》,《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5期。

[70]同上。

[71]秦雪冰:《智能的概念及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广告产业中的应用》,《广告大观》(理论版)2018年第1期。

[72]邵敏、赵韵文、林雪冬:《试论智能广告的形式、特点及监管》,《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73]曾静平、刘爽:《智能广告的潜进、阵痛与嬗变》,《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74]同上。

[75]曾静平、刘爽:《智能广告的潜进、阵痛与嬗变》,《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76]段淳林、宋成:《创造性破坏:人工智能时代广告传播的伦理审视》,《广告大观》(理论版)2019年第5期。

[77]曾琼、刘振:《计算技术与广告产业经济范式的重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78]段淳林、宋成:《创造性破坏:人工智能时代广告传播的伦理审视》,《广告大观》(理论版)2019年第5期。

[79]同上。

[80]曾静平、刘爽:《智能广告的潜进、阵痛与嬗变》,《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81]曾静平、刘爽:《智能广告的潜进、阵痛与嬗变》,《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82]斑马传媒:《智能化时代,广告如何实现多元化精准投放?》,(2018-08-20)[2020-06-09],https://www.sohu.com/a/248937794_39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