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语音新闻报道的创新形式与案例

(二)智能语音新闻报道的创新形式与案例

1.新闻简报

新闻简报是最常见的智能语音新闻报道的形式,内容主要来自广播电视或者纸媒,目前亚马逊、谷歌和苹果等的智能音箱平台都支持该种形式的语音新闻,只要用户发出指令便可以听到新闻简报。而从媒体来说,电视媒体由于定期的音频新闻更新以及权威性吸引了大部分的用户,之前在音频领域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媒体也能吸引很多的用户。

目前《华盛顿邮报》将每天的“每日新闻”都转换为语音新闻分发到智能音箱平台;BBC自2017年12月开始,BBC的音频新闻简报已经覆盖了主要的语音平台,实现了用户的快速增长;天空新闻台则从内容上与BBC区别开,除了每日新闻之外的新闻简报外,还提供商业资讯和娱乐新闻简报,凭借内容的差异性,天空新闻台的智能音箱用户在英国仅次于BBC。德国的《时代》周刊也每天在智能音箱上更新新闻简报;《华尔街日报》的新闻简报则保持了一天2—3次的更新;《经济学人》则是因为很早布局音频领域,打响了品牌,积累了大量的用户。

随着智能音箱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媒体入局智能音箱领域,他们大多从“新闻简报”这一最常见的报道形式入手,但是入局的同时还要注意到目前新闻简报存在的问题,如时长过长、无法个性化收听、侵扰性广告以及内容雷同等。

2018年,很多媒体针对新闻简报存在的问题从媒体层面做出了优化,如《纽约时报》的“工作日闪电简讯”会尝试在“每日新闻”节目的末尾往外拓展一些内容,试着创造一种引人入胜的体验,而不仅仅是播报三分钟的头条新闻;Quartz则在Alexa的新闻节目中新增了两位主持人,机器人Brian和Kendra,它们会像Quartz应用每日推送的文字一样,为Alexa听众朗读对话式新闻,通过这种方式为它们建立语音人格,符合品牌调性的人格可以增加品牌的辨识度,提高用户的黏性。

亚拉巴马州媒体集团的网站AL.com上有一个简短的新闻发布会,名为“Down in Alabama”,由当地记者Ike Morgan主持。[90]当他播报当天的热门新闻时,他用随意交谈的语气以及当地的口音给用户讲述,比起新闻播音员他更像一个知情的朋友,用这种播音方式很好地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非常有真实感,同时又具有权威性。

2.播客/实时广播

实时广播包括新闻广播频道以及音乐频道等,新闻广播频道则是直接收听新闻,而音乐广播频道则会在固定时间播放新闻摘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音箱取代了收音机的功能。广播媒体在智能音箱的实时广播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是一次可以把握住的机会,他们只需要增加一个投放平台,从内容上来说,并不太需要做出多少改变。

此外,还有近几年比较火爆的“播客”也是语音新闻的报道形式之一,尽管据Edison Research和Triton Digital的报告显示,美国26%的12岁以上人口,即7300万美国人每月至少听一次播客。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播客收听状况与美国人口分布相一致,性别差距也在慢慢缩小。而且,站在全球维度上观察播客的听众数量:加拿大28%的18岁以上人口每月至少听一次播客;澳大利亚18%的12岁以上人口是每月收听播客的听众;而在英国,590万15岁以上的人口每周收听播客,比2013年的320万增加了近两倍。全球范围内,听众数量都在快速增长。

但是智能音箱用户却较少使用“播客”功能,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播客”的收听都是在户外,智能语音设备不便于携带;很多用户也不知道如何使用命令来安装特殊的应用程序收听“播客”等。

3.交互体验

智能音箱的交互式体验功能尚处于测试阶段,无论是平台方还是媒体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

《金融时报》与谷歌合作推出了一个名为“隐藏的城市”(The Hidden Cities)的语音互动项目,“隐藏的城市”原本是一部纪实风格的小说,连载于《金融时报》的周末增刊(FT Weekend),升级为播客栏目后,用户可以通过音频、VR等全新的交互方式了解一个城市的风俗、文化和生活亮点。该项目可通过智能手机或者智能音箱进行访问,“隐藏的城市”系列共包含九个节目,每个节目时长十分钟,在节目中,听众可以与讲述人进行实时互动,产生沉浸式的体验。

《卫报》正利用谷歌基金运营一个语音实验室,时长六个月,一个由四人组成的产品和编辑团队将围绕合成的声音和互动格式测试一系列选题。《纽约时报》也尝试性地开了一档可以让人们与智能音箱播报的新闻互动节目——“每周新闻竞猜”。

BBC的新产品和创新团队,则致力于新闻、广播和儿童音频节目等方面的工作,团队已经开发了一些内部原型来探索语音领域的可能性。其中一项是把对睡眠专家45分钟的电台采访剪短,然后把音频答案链接到不同的问题上。

还有一些更加创新的应用试验,将语音设备与智能手机或其他屏幕结合起来。比如搜索烹饪菜谱探索,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搜索找到菜谱,然后发送到语音设备。当用户说“开始准备菜谱”时,语音设备就开始读取原料和步骤。MTV则把品牌栏目如流行文化新闻搬到了Echo Show平台上,《晚间标准》把报纸版的旅游栏目Going Out栏目做成了60—90秒长度的短视频,观众能随时暂停购买活动门票;同时,用户向语音设备询问当地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时,语音设备会向用户手机发送电影放映时间以及订票信息。新闻媒体如何利用这些屏幕与智能语音设备之间的潜在联系还有待开发[91]

4.互动问答

智能语音设备最受欢迎的用途之一就是回答日常问题。这通常适用于天气查询、体育赛事比分和上映电影等信息,因为有一套询问这些主题和结构化数据的方法,可以用来返回答案。相较之下,新闻语音查询显得有些困难,主要是因为新闻语音搜索技术还不太成熟,但是平台和媒体在2018年都做出了一些努力,谷歌发布了一项新的元数据字段规范,用于文章文本的阅读,新闻媒体则需要添加语音优化文本,围绕问答引擎优化开发新的内容和新闻技能。美国新闻机构Quartz一直在其移动应用程序中试验简短的问答文本格式,转换成语音可能会是一种更令人满意的或者只是额外的输出,最终这些格式可以应用到任何数量的新闻和时事主题上。但是,互动问答类新闻要想走得更好,仍需要平台和媒体一齐努力。[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