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迎接智媒时代的新作为
作为媒体排头兵,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迎接智能时代到来,通过智能化整合体制机制,释放新闻生产力,纷纷研发技术平台或系统,不断推出新产品。
1.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除进行党媒算法、创作大脑等智能化系统或平台的研发之外,还进行了跨行业的产品研发与平台建设合作。2019年9月19日,人民日报与百度联合成立了人工智能媒体实验室,百度百家号将信息及智能创作能力等通过灵渠平台与人民日报共享,应用到传统媒体工作中,借助实验室AI+等激活人民日报的媒体价值,双方共同探索媒体内容生产及传播方式的转型与创新。[75]
同一时间,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正式成立。该研究院协同国内一流人工智能技术团队开发的主流算法,满足人民日报客户的算法需求的同时,将面向全媒体行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在探索过程中,京东AI与人民日报联手,在“5G+AI”时代下的融媒体趋势下,共同研发智能化媒体技术,全力推进融媒体创新与智能化。同时,京东AI与人民日报基于TTS技术,根据双方自身技术优势场景,已经研发出产品“读新闻”,极大地提升了受众的阅读方便性和体验感。[76]人民日报在智能化的过程中,抓住AI的优势,使其成为推动自身变革的重要推力,使自身的传播性得到更好的优化。
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作为媒体融合的“样板间”,同样也为迎接智媒时代做出了自身的升级。自2017年全国两会起,“中央厨房”已实现“报、网、端、微”一体联动,建立了移动优先、PC做全、纸媒做深、多次生成、多元传播的策、采、编、发新流程。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中央厨房”如今已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VR、数据可视化等技术进行内容创新与智能分发,并与河南日报、湖南日报、四川日报、上海报业等建立合作,以期带动传统媒体借技术之力走上智能化道路,实现内容协作、资源共享、智能传播。通过利用“中国媒体融合云”,“中央厨房”已经一定程度上实现数据化、移动化、智能化,通过数据分析,掌握用户的习惯和特征,建立数据智能库,其所有技术产品的所有功能都已经实现移动化,提升产品应用效果和生产效率,同时,可以根据评论信息,对用户进行智能化情感分析,实现智能化分发与精准推荐,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77]
2.新华社
新华社在媒体智能化之路上一直走在行业前沿,2015年11月,在其84周年之际宣布成功研发智能写作机器人“快笔小新”。之后新华社不断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前进,2018年12月25日,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正式揭牌,新华网高调宣布全面推动新闻业务向视频化、移动化、知识化、智能化转型。目前,媒体创意工厂构建了“MR智能演播厅”“MOCO交互式智能视频摄制平台”和“生物智能用户评测实验室”三大利器。三大利器拓展了新华社及新华网视频创意策划、内容制作的空间,为系统化创意创新提供有力支撑。2018年12月27日,新华智云又推出了“媒体大脑·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聚焦研发视频生产的智能技术和自动化技术。[78]
2019年2月19日,新华社联合搜狗公司在京发布全新升级的站立式AI合成主播并推出全球首个AI合成女主播。此研发成果为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开辟了新空间,开辟了人工智能与新闻播报的新方向。第一版AI合成主播上线后即投入使用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线三个月发稿3400余条,累计时长达10000多分钟,曾参与到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届进博会、2019春运、农历猪年春节等多次重要事件报道中,这是AI合成主播投入市场后的良好表现,增强了媒体与技术部门的信心,为以后AI合成主播的研发与使用投入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板。[79]
除了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产品的研发,新华社同样注重对5G等新技术的研究和使用。2019年2月26日,新华社与中国信通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5G新媒体实验室,共同探索5G时代通信行业与媒体行业跨界融合的全新模式,推动5G等新兴移动通信技术在媒体行业应用。新华网近年来大力探索前沿科技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应用,加速构建新型主流网络媒体。新华网重点布局的大数据、无人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溯源等业务,将随着5G时代来临迎来爆发式增长。[80]2019年5月底,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5G+新媒体”,发挥各自优势,创新5G新闻应用场景,赋能融合发展。[81]
随着“媒体大脑”“AI合成主播”“媒体机器人”等不断更新迭代,新华社所创办的智能化编辑部也于2019年8月投入运行。该智能化编辑部的核心就是在采集、传输、加工、制作、播发、分发、反馈等各个环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机交互和人机协作,是对新技术的集合式、集成式、全链条、全环节运用。[82]
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致力于应用5G技术促进自身传播形式和内容的智能化与质量的最优化。2018年12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华为公司合作启动建设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并成功实现2019年春晚在深圳、长春分会场的4K超高清内容和VR内容的5G网络实时传输。这是国内第一个基于5G技术的国家级新媒体平台。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表示,将持续探索媒体智能化应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5G新媒体平台建设和业务生产赋能,形成“4K+5G+AI”的战略布局,努力打造自主可控、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国家级新媒体平台。[83]2019年2月28日,5G新媒体平台实现了4K超高清视频集成制作,可以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至总台5G媒体应用实验室,并通过华为5G折叠手机实现4K节目投屏播出,这标志着此平台具备了多点、多地,全流程、全功能4K超高清节目集成制作和发布能力。[84]
2019年4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华为公司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活动。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5G和4K/8K的应用,开展全方位的产业深度合作。2019年5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4K+AI媒体应用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上海举行。在沪建立5G+4K+AI媒体应用实验室,也是总台与上海市政府深化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之一。[85]
在与相关企业进行智能媒体相关平台共建之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还与国内高校进行合作。2019年5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超高清与人工智能媒体应用实验室。双方将致力于在超高清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方面展开研究,推动人工智能在视频电视方面应用。同时企业与高校的联盟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机制,可以使得高校能为企业储备优质人才提供保障,保证后期企业后续力量的充足。[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