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行业未来的展望
1.取代低端新闻播报,凸显真正好主播的深度和价值
低端的新闻播报往往只需要“朗读念诵”,这一点虚拟主持人已很容易做到,并且更加节省人力。但新闻播报是二度创作而非简单转化,“见字出声”仅是新闻播音中的低端产品。如果说以前这样的播音还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但语音合成技术会将其迅速贬值。生存、规范、审美是语言传播的三重空间,[47]新闻播音主持工作者更应该追求准确清晰、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的新闻播报,用深度和情感为语音注入内涵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2.拓展多元化声音传播途径
在过去,由于新闻内容主要由几个核心主流媒体进行报道传播,所以受众的接触途径多为电视收看、广播收听。到了如今智能语音播报和虚拟主持人的出现,让新闻播报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是车载电台、移动客户端,还是智能语音助手和交互式对话硬件,都可以满足用户多方位、不限时的需求,同时也扩大了用户群体,一些视障和听障人士在智能语音技术的帮助下打开了生活的新篇章。
3.复原已逝的优质声音
在播音主持领域,很多有特色的声音主人已经逝世,主持人的声音仅有一部分经典被记录了下来,声音的留存作品很少,但是却能勾起无数人的回忆,具有很强的识别度。这样的声音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件艺术品,代表了时代的印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保存的声音进行还原模仿,再现这样的声音,可以让媒介作品的制作有更强的带入感,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48]
4.促进新闻播报领域创新升级
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播音主持发展的同时,优秀的主持人和播音员是无法被人工智能代替的。一个有影响力的主持人不仅是标志,更是品牌,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主持人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情感的交流者。优秀的主持人在不同情境和场合善于灵活把控交流感、对象感和现场感,其独具的语言功力、个性魅力和人格魅力是机器人所无法模仿的。智能机器人虽然具备超大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其永不知疲倦的特点将为播音主持专业的未来注入创新的动力,但智能机器人“理性”有余,“感性”不足。让机器人也具备人类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成为有温度、有情感的“主持人”,是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应用中要挑战的全新课题。无论技术如何改变,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领域中应用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认识人类情感和思维本身,让播音主持事业开出更加璀璨的创新之花。[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