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兴起于国外,在国内迅速走红
1.智能音箱:兴起于国外,国内起步较晚
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的发布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震动,受其影响,中国开始发力。最先诞生的是京东叮咚,也被称为“中国版Echo”,随后酷狗、阿里巴巴、小米、百度、华为等企业纷纷布局,开启对于智能音箱产业的探索。
总体而言,相较于国外市场,国内智能音箱市场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2016年多种类型的公司入场,2017年市场爆发,销量已经突破百万。2018年随着天猫精灵、小米、百度等巨头推出低成本Mini款产品,智能音箱迎来了第二波爆炸式增长。
2.传播需求提升,价格更趋平民化
(1)听音乐是年轻人重要的休闲方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智能音箱行业市场研究报告》调查显示,78%的人习惯每天收听音乐;52%的人每天听音乐1个小时以上;71%的人拥有2个及以上的音乐应用。[10]可见听音乐成为年轻人重要的休闲方式,播放音乐作为智能音箱的主要功能之一,得到了大部分人的青睐。
(2)人类不断变迁的“传播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基本的温饱问题和人身保障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更多地转向精神层次的追求,以求获得精神上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智能音箱的出现,只需通过语音就可实现声音控制和交互,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双手和双眼,使用智能音箱的同时可进行多项工作,使生活更加便捷,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3)生产厂商竞争激烈,价格更趋平民化
智能音箱作为新兴风口,吸引了各大厂商纷纷入局。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各大品牌打响了价格战,作为竞争策略之一。如在2018年双11期间,天猫精灵X1售价从499元降到99元,原价399元的叮咚TOP智能音箱更是开出49元的优惠价。根据奥维云网(AVC)线上监测数据,2019年6·18促销期(W22—W25,5月27日—6月23日)期间,国内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214万台,同比增长85%,销售额为4亿元,同比增长31%,市场的增长动力仍然来自巨头的补贴,低价产品在市场占据主导。[11]较低的价格和高性价比使更多人开始接受和主动购买智能音箱,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智能音箱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