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语音新闻的盈利方式

(三)智能语音新闻的盈利方式

1.广告

目前语音新闻最主要的盈利方式仍然是广告,通常为直接插入式广告,但是这种广告植入的方式会让用户有侵扰的感觉,要是广告和新闻内容不太匹配,更会显得比较生硬。

当然新闻机构也会为了增加观众对品牌的印象,提高品牌辨识度,会在语音新闻简报结束时,播放自家的广告。另外,媒体和智能音箱平台也尝试了新的广告方式,充分利用智能音箱的语音交互功能,例如谷歌就尝试了互动广告的方式。谷歌让听众在听到报道后能够通过语音向非营利新闻室捐款。NPR也与旗下10家电台联合,通过智能音箱募捐。假如一位听众告诉Alexa,“我想为NPR捐款”,那么听众捐出的这笔钱会被存入一个独立于NPR其他项目的基金,并且记录这笔捐款的来源,让听众的捐款能够回馈那个地区的电台。假如这个地区的电台不止一个,NPR就考虑是否和捐赠者直接联系,询问他们是否有特定的赞助意向。如果听众的赞助没有特定指向,NPR就会将其投入共享基金,共同支持电台的发展。NPR希望达到一个“高级状态”,让用户能够“无障碍地”“自动地”赞助他们想要支持的地区电台。[93]

广告的把控权始终是掌握在平台的手中,智能音箱平台的巨头亚马逊就曾在2017年4月更新了《Alexa技能开发者协议》,协议当中的条款极大限制了Alexa技能开发者使用广告,甚至禁止了包含“任何第三方产品或服务广告”的技能的开发与使用,开始考虑直接从平台方植入广告,这无疑大大缩减了媒体的收入,让媒体在智能语音领域的生存显得有些困难。

2.订阅服务

虽然亚马逊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广告植入,但是亚马逊为开发者提供新的变现机会——订阅购买,对媒体而言,有了新的变现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也正向促进了媒体内容质量的提高。

《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等媒体就做出了一些尝试,他们发掘了独家音频内容的付费潜力,将音频视为一种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增加会员订阅价值的手段。例如,《经济学人》就在2019年1月29日推出了全新的时事播客节目“The Intelligence”,意在扩大音频领域的影响力,吸引人们订阅。在每个工作日的英国时间上午11点,听众都可以收听到由八位新编辑和制作人员准备的全球时事概览,时长20分钟左右。2018年,《经济学人》曾选择与Slate合作开发“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Future”,节目主要通过“历史的镜头”来探讨技术进步的现代焦虑,每一集都着眼于一个历史故事或创新,这些故事预示了现代技术及其发展方向,比如第一集“The Box That AI Lives In”引导观众通过过去和未来的联结,看看AI如何从18世纪的国际象棋机器演变为现代的亚马逊。二者从某种程度上进行互补产生了1+1>2的效果——《经济学人》的历史资料与Slate在未知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互补。《经济学人》提供从科学技术到商业金融等五个垂直领域的周播节目,月平均听众数或下载量高达700万。[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