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篇:人工智能媒体的伦理挑战

第五章 伦理篇:人工智能媒体的伦理挑战

新闻内容的生产方式和传播途径总是会受到技术的塑造和影响,人类到目前为止的信息分发方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倚重人工选择的媒体型分发;第二阶段是更多依靠社交链传播的关系型分发;第三是强调利用算法技术将人和信息更有效连接的算法型分发。[1]随着算法技术逐渐进入到专业新闻制作、传播和内容消费当中,新闻编辑室和新闻传媒业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变革,国内如此,国际上也不例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分配给新闻记者和新闻业的责任和价值观也将随之改变。应用在内容传播领域中的自然语言生成系统实际上是计算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领域,在这一系统中大量文本可以自动生成。例如美联社用Wordsmith软件来自动生产新闻稿件。这种基于自动算法内容创建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在新闻中的应用被定义为算法新闻。当报纸为了利润、市场份额、新闻声誉和读者而苦苦挣扎时,自然语言生成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分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此同时新闻生产的最新发展也在与自然语言生成同步进步。“机器人新闻”“自动化新闻”“算法新闻”或“机器写作新闻”等术语主导着媒体和科学论述。

每一个财政季度,自动写作算法都会根据收集到的结构化数据为美联社炮制出数千篇企业盈利报告,像Automated Insights这样为美联社写文章的公司,现在几乎可以在任何数据清晰的领域直接生产新闻文章,这些领域主要是金融财经领域,当然也包括教育体育和天气等。

算法技术进入新闻传播领域后,其所具有的规模、速度和节省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其带来的道德伦理挑战也层出不穷,例如算法的客观性、算法的透明度、数据的使用和隐私安全、算法问责等都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