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产业:AI与手机融合不断加深
1.智能手机:人工智能与手机的结合
根据艾瑞咨询,人工智能手机广义上是指搭载了满足AI算力需求的移动端芯片,且加载了深度学习AI功能的智能手机。其中,满足AI算力需求的终端芯片是指:①芯片内置独立的神经网络计算单元;②通过CPU、GPU、DSP及其他通用计算单元联动赋予芯片深度学习能力。[15]
2.手机发展具备阶段性,2017年后进入智能驱动阶段
从大哥大到功能机再到智能机,手机发生了颠覆式的变革,其发展历程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根据通信网络的代际发展,从1G到5G,不断升级的通信技术直接造成了手机市场在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之间的不断切换。同时,像素、手机屏幕等指标也随之不断升级。
2017年以后,手机市场开始进入智能驱动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推动手机产品迭代。2017年9月,苹果发布iPhone X,这款新iPhone采用A11生物神经引擎,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解锁。同年10月,华为发布了包含创新性地集成人工智能专用NPU(Cambricon-1A)神经网络单元的Mate 10。2018年起,大部分手机终端企业在产品中已广泛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并把AI作为旗舰机的主要卖点。2018年5月,谷歌IO大会上,安卓最新版本P(9.0)已经集成了大量人工智能的功能,并提供了很多可供开发者使用的API,促使开发者可以更好地利用终端的人工智能功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和体验。但在智能驱动阶段,手机传统性能提升的瓶颈渐渐凸显,硬件升级需要通过依托软件技术来优化凸显。
3.智能手机尚处于早期成长阶段
2017年是人工智能手机元年,基础层算力成熟落地,AI芯片相继发布,头部手机厂商纷纷推出AI旗舰机型,人脸解锁、NPU、AI双摄等成为行业热词。人工智能手机出现小高潮,促进市场萌芽。一些AI双摄/三摄等人工智能的功能已经成为主流手机的刚需必备配置,并不断跟随技术更新进行迭代。人工智能手机正如“孩童”,处于早期成长阶段,未来将在AI智慧上达到更高层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