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的纸媒“新生”
1.内容至上:打造品牌特色
关于“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的争论持续已久,这二者作为纸媒的核心任务,从现状来看,纸媒的渠道优势已然失去,如果内容优势再丢失,那么“入土为安”的命运几乎已成定局。纸媒必须清醒意识到,在信息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优质内容才是安身立命的王牌。
机器人写作和个性化内容定制,这些传统纸媒在内容生产上采用的自我救赎措施,为业界做了很好的示范,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深度报道和独家采访是纸媒自始至终的成功之道,传统纸媒可以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对数据准确性和信息时效性要求高的速报、短讯等采用自动化写稿,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深度报道和独家采访中,对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不仅弥补了机器人写作的缺憾,也能满足受众的高品质内容需求,打造纸媒特色和品牌性。[21]
2.场景为王:智媒时代的新生力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移动互联手段的完美联姻,各大媒体纷纷摇旗呐喊“得场景者得天下”。且不论这类说辞是否夸大,但从本质上来说,人是移动的动物,日常辗转于各类“场景”之中。互联网发展到Web 3.0时代,必然建立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意义的传播机制,场景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纸媒来说是个迎头赶上的大好机会。
AR/VR技术与纸媒的完美融合,使纸质媒体在呈现新闻时克服呆板形象,全方位立体式地进行新闻展示和解读。而读者在阅读时也能够消除互联网平台所带来的不信任感,享受纸媒的权威性和可信性,只需简单的操作便可将阅读报纸这一行为变成全方位的视听体验,既优化了传播效果又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随着场景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传统的互联网思维,而是要用“场景”思维认真审视自己,所谓的转型不能再只是走个形式而已,需要真正落实以“升维”的姿态积极应战。[22]
3.全面融合、整体转型渐成纸媒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渗透率不断提升,手机新闻客户端逐渐成为国内居民获取资讯的主要途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19年国内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规模达6.93亿,市场潜力巨大。在新闻客户端平台方面,2019Q1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格局保持稳定,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月活用户数量均超2亿,以绝对领先优势位居行业前列。在客户端用户方面,新闻客户端用户中男性普遍占六成,高收入群体偏爱传统媒体类新闻客户端。在网络监管严格化的背景下,新闻客户端将回归真实本质,开启品质提升。同时,下沉市场开始觉醒,新闻资讯平台将以更贴近大众生活的新闻来获取三、四线城市用户,行业竞争加剧。
在纸媒与新技术的结合中,整体转型成为趋势。2019年10月31日,伴随新京报应用的上线,新京报撤销了新媒体部,推进全员转型客户端。与此类似的还有,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在年末也宣布将都市传媒的采访力量全部整合到客户端“上游新闻”,400多名记者主要或优先向“上游新闻”供稿。
伴随纸媒从业环境的变化以及5G技术的发展,媒体的内涵与外延亦将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经典新闻理论也必然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不仅让身处变革中的新闻人对自身的职业想象、职业诉求产生变化,对传媒教育也将提出新的要求。
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出现改变着时代,也改变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当这些技术轰炸式地来临时,纸媒与新媒体实际上处于同一起跑线。相对而言,传统纸媒具有新媒体所不具备的悠久的历史沉淀,深厚夯实的内容基础,如果能够完成技术与思想的完美对接,那么智媒时代纸媒之物质载体——“纸”可能消失,但本质属性——“媒”必不会亡。曾经电视的出现让不少人预言“电影将死”,然而电影起死回生。“纸媒危机”在每个新兴媒体诞生之时都会卷土重来,但至今纸媒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不论时代如何更迭,只要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纸媒也能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