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

(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

过去十多年,传统媒体行业无疑是最早接受互联网暴风骤雨般改造的行业之一,并无可避免地遭遇了历史性的转轨:门户网站夺走了用户、技术公司分流了广告、就连记者编辑也纷纷转行,以报刊、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经历着媒体形态的不断升级,行业内部结构的洗牌,内容市场的变革转向,在动荡变革之中,迎合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的需要做出改革调整。大浪淘沙,在内容市场的优胜劣汰之下留存下来的媒体并不意味着能够在日新月异的传媒行业中一劳永逸,迎接它们的将是新一轮技术挑战对于行业的重新洗牌。

1.智能技术引发内容品质变化

智能技术的应用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传媒行业的内容生产效率,以数据抓取技术为核心的算法生产机制更是成为当今新媒体内容生产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技术。以算法主导的媒体内容生产凭借着高效精准的优势,打破了传统媒体内容生产精耕细作、千人一面的常规格局,“爆款”“流量”等能在短时间内吸引用户注意力,产生极大传播效益的标签化内容成为媒体内容生产的根本目标。可是,对算法的依赖、对数据的迷信以及对流量内容的盲目性追求,导致了一些媒体从业者逐渐放松了对内容的自我要求,不惜以牺牲新闻专业主义品质为代价,肤浅、低俗、虚假等低劣化内容在传媒市场的泛滥逐渐侵蚀行业的专业性、传媒人的职业素养和对社会责任的认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曾经在《改变中的新闻编辑部》的研究报告中谈到美国报纸目前面临的问题,“美国报纸得到的是数字时代网络观念和技能的更新,以及肤浅内容的多元化展示,失去的是精致内容的生产能力”[1]

面对新技术,传统媒体也开始紧跟移动互联网的步伐,全面布局新媒体和数字化进程,走上业务转型的道路。在立足传统媒体自身特色、坚守自身优势的基础和前提之下,新旧媒体的融合对于传统媒体在新的生态传播环境中的发展而言是机遇,也是必经之路。但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由于传统媒体自身经验的不足和市场的诱导性因素,使其面临内容生产质量的问题,原本的内容生产优势开始动摇。

为了迎合早已习惯新媒体渠道阅读方式和体验的用户,传统媒体开辟了多个内容接收终端,但不同接收端内容的质量和品质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延续:相较于传统媒体以深度和内容全面见长的报道,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更青睐短平快的新闻报道。为了满足这些平台的内容生产需求,大量记者在各种新闻发布会和突发事件现场疲于奔命,而鲜有时间去钻研线索、打磨深度报道。同时为了推动新闻内容的传播,平台算法成为媒体内容生产者的重要评判标准,不少媒体一味迎合社交平台算法,极力推送博人眼球、内容浅显的低劣新闻报道。

国际新闻和调查报道是传统媒体在深度报道方面的重要领域,但是传统媒体在深度报道重要领域的阵地失守。一方面,国际新闻报道数量持续下降。2013年,美国广播公司、国家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共计报道国际新闻1671分钟,时长还不到20世纪80年代的一半。而数字新闻媒体由于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反而有更多的资源在国际新闻这一领域大展拳脚。另一方面,充满风险、高成本的调查性报道日益稀缺。[2]根据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2009年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62%的美国报纸没有调查性报道专职编辑,16%的日报表示正在缩减调查性报道的采编团队。《美国新闻学评论》提出,调查性报道记者编辑协会的成员已经从2003年的5400名减少到2010年的4000名了。深度报道的从业人员减少、报道数量降低,直接削弱了传统媒体的深度基础。[3]

面对智能化内容生产的冲击,传统媒体必须找到准确的定位,坚持原创优质内容的生产,才能在面对技术冲击时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这一点上,美国老牌媒体《纽约时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例。据《纽约时报》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这份报纸的数字媒体业务在2016年获得了5亿美元的营收,这一数字要比其他在这个领域表现出色的媒体,如BuzzFeed、《卫报》、《华盛顿邮报》营收之和还要高。在广告主的预算都在向诸如Facebook和谷歌这样的大平台转移的情况下,《纽约时报》的数字广告营收依然实现了增长。《纽约时报》社能够在智能分发时代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在于其能够适应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展数字化探索,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其能够坚持原创深度和专业的报道,在此基础上实现同数字化呈现形式的完美结合。

此外,传统媒体在坚持生产优质原创内容的基础上,也要掌控对内容的主导权。Facebook和谷歌这些互联网移动平台掌控着内容的绝对主导权,它们会对媒体的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然后匹配到相应用户。这样,他们一方面利用媒体的优质内容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弱化媒体品牌属性,将媒体和读者隔离开,使得媒体无法与用户之间建立深度联系。

2.从业人员和用户的双重流失

早在人工智能兴起之前,传统新闻业人才流失问题就开始凸显。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统计,与前一年相比,2016年美国的新闻编辑室减少了10%,尽管美国的日报新闻编辑室仍然有33000个全职雇员,但与20年前相比,雇员数目减少了20000个。新闻行业所提供的薪酬不再能吸引顶尖人才。美国职业资讯网站CareerCast发布的2016年美国最差和最好的工作榜单(主要依据环境、收入、前景与压力四项指标做评估),报纸记者连续三年被评为美国最差的工作。从2008年到2017年,美国媒体业从业者已经减少了45%。2019年,美国知名数字媒体公司Business Insider发布一份2019裁员图鉴。报告显示,仅2019年,美国媒体的裁员人数就高达2400人,其中不乏Buzzfeed(200人)、Vice(250人)、Gannett(400人)、Verizon(800人,包括雅虎、AOL和赫芬顿邮报)、New York Media(32人)。[4]

面对内部人才的流失,传统媒体面临的更惨淡的现状是用户的流失。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纸媒兴起的黄金时代相比,而今电视台,尤其是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用户正在严重流失。时代华纳旗下有线体育频道ESPN在2016年失去了超过300万订阅用户;美国《新闻周刊》《时代》的订阅用户如今还不到顶峰时期的一半;2016年,Sky Sports英超联赛现场直播的收视率已经下降了20%,而其竞争对手BT体育在同期的欧洲冠军联赛的收视率也下跌了40%。智能手机成为用户获取信息来源的主渠道。[5]路透社发布的《2015年数字新闻报告》显示,在2015年9月所调查的12个国家中,平均每周使用智能手机获取新闻的用户达到46%,在一年内上涨了10%。[6]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权力的迁移,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媒介权力开始下放至终端和用户。移动终端、社交平台、搜索引擎、流媒体网站等科技公司凭借算法和技术优势生产更为个性化和精细化的优质内容,和传统媒体一起争夺用户注意力。如在Apple News中,用户可以直接阅读新闻内容,无须跳转到新闻网站原文链接。2017年,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社交媒体平台的新闻使用状况》报告显示,美国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爱立信公司的研究显示,美国采用传统收视方式的观众数量逐年减少,超过40%的美国家庭开始转向订阅Netflix、Hulu之类的流媒体服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