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距《肺癌(上海市胸科医院患者指导丛书)》出版已近1年。由于我们这几年在食管癌治疗方面投入精力很多,因此更能体会到此类患者的巨大痛苦。为了能够让患者对疾病有清晰的认识,在治疗中少走弯路,我们上海市胸科医院的食管癌治疗团队共同完成了这本科普读物。

目前,只有极少数食管癌患者在初诊时尚处于早期,他们可以通过内镜剥离一次完成治疗,大多数初诊的食管癌患者都处于中晚期,淋巴结转移概率在50%以上,因此一条综合治疗的漫漫长路就在眼前,如何在时间、精力、经济、心理等许多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就显得非常重要。记得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国际研讨会,谈及食管癌的综合治疗,不禁感叹国际同行多学科治疗完成率之高。但当时我们也指出,国外多数患者是在当地就诊,或者说一处就诊,因此患者的治疗、护理、医保支付都发生在同一地,那么患者所花费的精力、财力就会非常集中,因此完成性和依从性都会很好。而中国大不相同,食管癌患者都倾向于选择在大城市的中心接受决定性治疗,尤其是手术治疗,而他们的居住地多在农村,由此会产生诸多不便:首先,食管癌的治疗必定是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的化疗、放疗、手术和术后康复,一次性治疗是无法完成的,患者及其家属需要在一个陌生地长期驻守;其次,患者的医保往往无法直接支付发生在居住地外的治疗费用,需要支付大笔现金。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综合治疗的完成率不高,进而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的不佳。

我们暂时还没有办法解决中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也没有办法使得医保体系覆盖的范围足够大、深度足够深。我们可以做的是,当患者和家属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奔波时,尽量让他们少走弯路,而一本好的科普读物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正如一本好的旅行读物,比如Lonely Planet那样,告诉我们疾病的旅者最佳的、最经济的就医计划。这是我们撰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激励我们不断追求的动力。

食管是食物的必经管道,一旦发生肿瘤,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进食困难,而手术等治疗手段或多或少都会对上消化道的功能产生影响,因此食管癌的治疗不单单是肿瘤治疗,还是受损的消化功能重建的过程,所以这本书中我们邀请了护理、中医、营养等多个学科的专家进行了这方面的阐述。为了帮助患者获得更多的抗癌新知识,我们在本书的前勒口设置了一个二维码,患者只需用手机微信扫描即可持续关注。

在此,我们要深深感谢所有参与撰写的作者,感谢我们的编写秘书宋阳阳女士,感谢给予我们信任和理解的患者。希望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和患者一起战胜病魔。

李志刚

傅小龙

张 铭

上海市胸科医院食管癌治疗中心

2018年5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