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常用的放疗方式与方案
放射治疗作为食管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从传统的二维放疗发展到如今的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其放疗技术经历了较大的发展。传统的二维放疗缺陷较为明显,无法做到放射野与肿瘤靶区形状相一致,以调强适形放疗为代表的精确放疗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放疗靶区剂量不足、对器官造成危害的剂量过高等缺陷,提高了放疗精确度,从而能够在放疗副作用大幅减轻的情况下提高治疗疗效。随着科技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先进放疗设备投入了临床应用,质子加速器正在大量地应用于食管肿瘤的放射治疗。相对于直线加速器,质子加速器所产生的质子射束有优越的物理剂量分布,可以使照射剂量集中停止到肿瘤部位,从而可以避免肿瘤后方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也减少了肿瘤前方和侧方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可以明显地减轻正常组织的早、晚期副作用。
食管癌放疗一般采用每次1.8~2.0 Gy、每天1次、每周5次的方式,我们称之为常规分割放疗。常规分割放疗的好处是在肿瘤组织治疗的同时正常组织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为了提高治疗疗效,也有部分学者进行了改变常规分割模式的尝试,包括超分割放疗、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每周治疗7天加速放疗等非常规分割模式。有文献报道这些非常规分割治疗模式相对常规治疗模式疗效好,但目前并未得到公认。因此,食管癌放疗临床上仍主要采用常规分割治疗模式。
根据治疗目的不同,食管癌放疗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也不相同。目前食管癌放疗主要包括根治性放疗、术前放疗、术后辅助放疗以及姑息性放疗。对于根治性放疗,放疗靶区范围包括食管原发肿瘤、转移的区域淋巴结以及亚临床病灶区域,我们给予的放射剂量往往较高,一般需要达到60 Gy/30次以上;术前放疗一般与化疗联合应用,又称之为新辅助治疗,治疗主要目的是使肿瘤退缩,从而增加手术完全切除可能,术前放疗范围一般包括食管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放疗剂量一般为40 Gy/20次左右;术后放疗一般主要针对术后病理提示有淋巴结转移者和(或)原发肿瘤侵犯程度较深者,术后放疗靶区争议较大,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大多建议术后放疗靶区以双侧锁骨上区、中上纵隔为主的小T形野为主,放疗剂量50 Gy/25次;对于术后切端阳性者,放疗剂量一般也要达到60 Gy/30次以上;食管癌姑息性放疗如果用于缓解进食梗阻症状,放疗靶区仅限于食管病灶,一般建议放疗剂量为40~50 Gy,如果放射治疗用于食管癌引起的骨转移、脑转移,一般建议给予转移病灶30 Gy/10次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