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与食管癌

3 中国人与食管癌

(郝曙光 李志刚)

食管癌几乎可以说是一种“中国病”,在国际上最经典的胸外科教科书中,赫然写着世界最高发区位于中国太行山两侧的河南、河北,当地甚至专门修建一座“喉王庙”,意在祈求神明保佑喉咙不会出现哽咽的怪病,即中医的“噎嗝症”,西医的“食管癌”。为什么中国会有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食管癌发病人数,而某些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甚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千倍以上呢?真的是神明作梗吗?显然不是,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实际上直到现在也无法说清。有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的影响,当然深层次的基因遗传影响仍在探索之中。

医患对话

※食管癌有明显的地域相关性吗?

※哪些饮食习惯会导致食管癌?

※食管癌会遗传或传染吗?

自20世纪70年代始,欧美等西方国家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发生了变化,食管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成为食管癌的最重要发病病理类型。而我国食管鳞癌占95%以上,成为我国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确定的十大特色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第五位,死亡率位于第四位;男性发病率居各类恶性肿瘤第四位,女性为第七位,而死亡率男女均居第四位。因此,食管癌已经成为中国的“明星”恶性肿瘤,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