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及一般因素

●遗传及一般因素

遗传因素

我国高发区 60% 的患者有家族史,家族聚集现象特别明显,即使高发区人口迁移至非高发区,这些移民及其后代仍会保持非常高的食管癌发病率。如新加坡的发病率较高,被认为与我国高发区移民有关。福建莆田客家人也是中原移民的后裔,其食管癌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周围地区。但目前尚不能证实遗传因素的作用,关键是没有找到确切的食管癌相关发病基因。有人提出有家族史的食管癌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

年龄

食管鳞癌发病与年龄有关,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40岁以下者罕见,发病率在40岁以上呈直线上升趋势,80%在50岁以上发病,70岁达到高峰。目前食管癌的发病高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目前发病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而20年前,食管癌患者的平均年龄要降低5岁以上。因此,在高发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常规每年进行胃镜检查。

性别

非高发民族及地区均以男性多见,死亡率男高于女。以上海为例,就诊食管癌中,男性占到70%以上,而在我国高发区,男女比例仅为1.4∶1。国际上男∶女:鳞癌为(2~5)∶1,最高可达15∶1。男女发病率在高发区较接近,可接近1∶1。我国总计约为2∶1;个别高发区,女性多于男性,如广东省梅州,男∶女为1∶1.6。

民族

在我国,哈萨克族发病率最高,苗族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