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主要的免疫治疗方法

●目前最主要的免疫治疗方法

肿瘤疫苗

肿瘤疫苗,是利用疫苗引发特异性抗肿瘤T细胞反应,从而消灭肿瘤的一种治疗性疫苗。其原理为将肿瘤抗原以多种形式(如肿瘤细胞、肿瘤相关蛋白或多肽、表达肿瘤抗原的基因等)导入患者体内,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佐剂的辅助下,激活或加强机体自身抗肿瘤免疫,诱导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控制或清除肿瘤的目的。目前,已上市和正在开发中的肿瘤疫苗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全细胞疫苗、肿瘤多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抗体肿瘤疫苗。2010年,美国FDA批准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支肿瘤疫苗sipuleucel-T(商品名:PROVENGE),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目前,肿瘤疫苗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CAR-T细胞疗法

免疫学界的一种思路就是把肿瘤患者的T细胞活化后回输给患者,利用这些活化的T细胞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但是,有些肿瘤,尤其是非实体瘤,免疫原性较弱,或者很难收集到肿瘤特异性较强的T细胞。于是,免疫学家就从患者自身血液收集T细胞,收集之后对T细胞进行基因工程处理,从而在其表面表达能够识别特异性肿瘤抗原的特殊受体,这种受体被称为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同时在受体的胞内段加上引起T细胞活化的信号传递区域。CAR是一种蛋白质受体,可使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抗原),表达CAR的T细胞可识别并结合肿瘤抗原,进而攻击肿瘤细胞。这种表达CAR的T细胞被称为CAR-T。经过设计的CAR-T细胞可在实验室培养生长,达到数十亿之多,将扩增后的CAR-T细胞注入患者体内,注入之后的T细胞也会在患者体内增殖,并杀死具有相应特异性抗原的肿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最热门的免疫治疗手段,如果把原来比较粗放的免疫治疗称为1.0时代,那么目前以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治疗就属于免疫治疗2.0时代,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巨大的飞跃和进步。它在原理上并不是增强免疫反应,只是把患者自身应该有的但在肿瘤生长中被弱化的反应带回到常态,即免疫正常化。目前常用的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以下几种:

●Anti-CTLA-4单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又名CD152,是由CTLA-4基因编码的一种跨膜蛋白,表达于活化的CD4和CD8 T细胞。CTLA-4和CD28均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具有高度同源性,两者与相同的配体B7-2(CD86)和B7-1(CD80)结合。与CD28功能相反,CTLA-4与其配体B7分子结合后产生抑制性信号,抑制T细胞激活,是免疫系统一个至关重要的 “刹车”。CTLA-4是使肿瘤细胞免受T细胞攻击的一个重要机制。因此阻断CTLA-4的免疫效应可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大量增殖,从而诱导或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Anti-PD-1/PD-L1单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为CD28超家族成员。 PD-1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及髓系细胞,其有两个配体,即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和PD-L2。PD-L1/L2在抗原递呈细胞都表达,PD-L1在多种组织也有表达。PD-1与PD-L1的结合介导T细胞活化的共抑制信号,调节T细胞活化和增殖,起到类似于CTLA-4的负调节作用。华裔科学家陈列平实验室首先发现PD-L1在肿瘤组织高表达,而且调节肿瘤浸润CD8 T细胞的功能。因此,以PD-1/PD-L1为靶点的免疫调节对抗肿瘤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已有多种抗PD-1/PD-L1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迅速开展。目前pembrolizumab(KEYTRUDA)和nivolumab已被FDA批准用于晚期黑色素瘤和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我们前面所说的身患晚期黑色素瘤的美国前总统Carter先生也正是得益于pembrolizumab(KEYTRUDA)战胜了肿瘤。另外,MPDL3280A(抗PD-L1单抗),avelumab(anti-PD-L1单抗)等也已进入多个晚期临床研究中,覆盖非小细胞癌、黑色素瘤、膀胱癌等多个瘤种。

免疫治疗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