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应对方法

常见症状应对方法

有些患者进食后常有胸闷气急、饱胀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这些都是术后的正常现象,多运动促进胃的排空和蠕动,使胃中存留食物尽量少。如果进食后异常不适,恶心、呕吐甚至呕血、黑便,或者出现胸痛、咳嗽、气促、乏力、进行性消瘦等情况,应及时来医院检查。但对于大多数症状,患者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就可以使之减轻,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症状的处理方法。

反流

很多患者术后会出现反流或烧心的症状,需要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进食取半卧位或者坐位,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裤带不宜束太紧,避免腹内压过高(保持大小便通畅,不要用力咳嗽),大部分患者可以服用胃肠动力药[常见有多潘立酮片(吗丁啉)]和食管黏膜保护剂缓解症状。

嗳气

患者做完手术后,早期进食会感觉吃几口就胸闷,需要打嗝后才会觉得舒畅,主要是因为手术将胃提高代替食管,胃的形状发生变化,容量减小,食物在胸腔会停留一段时间,不能直接进入腹腔,排除胃内气体才能为食物腾出更多空间,所以会有嗳气。随着胃容纳和蠕动功能的慢慢恢复,症状会减轻,但仍需要一定时间。患者不必担心,只要掌握最适合自己饮食的规律,嗳气会慢慢消失,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建议除每次少食多餐外,进食时尽量不要喝太多水和汤,食物需充分咀嚼后吞咽。

疼痛

患者术后出现肩周痛、胸痛,手术切口有针刺样疼痛和麻木感,可口服止痛药或者使用热的电吹风吹肩部疼痛的部位,同时加强术后锻炼。要有耐心,大多数疼痛都是手术等治疗措施引起的,数月后不适感会慢慢消失。

吻合口狭窄

患者术后没办法吃普食,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或食管部位有食物停滞感、哽噎感,或做胃镜检查时胃镜不能通过,均会认为发生了吻合口狭窄。最早可在术后4周出现,3个月时最为明显,常出现在颈部吻合的地方。当出现哽噎感时,不要强行吞咽,否则会刺激局部癌组织出血、扩散、转移和疼痛,应进流质或半流质,如匀浆膳或黏稠的流质食物,如婴儿米粉糊、芝麻糊、蒸蛋羹、各种粥类等,条件允许可采用鼻饲管喂匀浆或要素膳以减少体重丢失,防止造成营养不良。因食管狭窄的部位对冷食刺激十分明显,容易引起食管痉挛,发生恶心、呕吐,出现疼痛和胀麻等感觉,要避免进食冷流质,放置较长时间的偏冷的面条、牛奶、蛋汤等也不能喝,以温食为好。

同时,吻合口狭窄的患者需早期就医,治疗首选在内镜下扩张,建议1~2周扩张1次,间隔时间长会影响扩张效果,有些患者扩张1次可以进食后就想着不用着急扩张,等下次吞咽困难再进行扩张,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按照周期扩张才能保证扩张的效果。患者需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每名患者情况不一样,一般4~6次,部分患者需要扩张10次以上,但大多数患者均会获得好转。若患者反复扩张后仍不见好转,可考虑外科处理,包括局部成形等。总之,吻合口狭窄并不可怕,只要患者能配合医生治疗,症状会得到一定缓解。

声音嘶哑

大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手术过程中做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时,会对支配声带运动的两根神经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声音嘶哑,一般在3个月左右声音会逐渐恢复。但需要注意的是,出院声音正常,一段时间后出现声音嘶哑,则怀疑发生了转移,应立即入院检查。

常会有患者询问医生,为什么治疗后总是咳嗽?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大气污染、感冒、肺炎、误吸等,这些并不严重,可对症治疗或调整饮食方式,如果夜间咳嗽严重到影响睡眠时,也可服用止咳药等;但有些咳嗽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如肿瘤侵犯支气管或肺部时,为刺激性干咳,或连续的不明原因咳嗽、痰中带血;而当肿瘤侵犯引起气管食管瘘时,患者会发生呛咳,此时应立即住院治疗。

提示食管癌复发的症状

哪些症状的发生会提示我们肿瘤复发呢?通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时,患者能够触摸到颈部皮下硬的结节或包块;复发的病灶侵犯气管或者其他部位的消化道,患者会出现咳嗽、咯血、吞咽困难等,骨头疼痛可能需要做全身扫描,患者头痛的话也需要做磁共振检查。有些肿瘤复发部位没有明显的症状,此时患者也不能忽视,建议在术后1、3、6个月随访,之后每年复查一次,5年后就可以适当延长复查的间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