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

食管

食管3个生理性狭窄

食管是人体消化道的一部分,像一座桥梁一样连接着咀嚼食物的口腔和初步储存、消化食物的胃。食管其实并不是很长,总长度只有25 cm左右,根据不同的身高可能长度略有差别。食管的上端开口于咽部,而咽实际上就像一个漏斗,漏斗的入口在嘴巴的底部,而出口就是食管的开口。食管绝大部分都穿行在纵隔里面,即两侧肺脏中间相夹的区域,这个区域几乎包含了人体最重要的生命器官,比如心脏、大血管、气管,当然食管也在其中。食管的远端先是穿过膈肌,然后和胃的开口——贲门连接。

食管并不是一条直直的管道,它是有一点迂曲的,甚至有几个微微的转弯,转弯的地方有3个生理性狭窄,因此我们吃东西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否则容易在这些狭窄的地方噎到。第1个狭窄为食管开口处,由咽下缩肌的环咽肌部(食管上括约肌)构成;第2个狭窄位于胸部,大约距离开口10 cm,主要是由主动脉弓和支气管压迫造成,这也是食团最容易卡到的地方;第3个狭窄是穿越膈肌部分,距离胃约2 cm,又称为食管下括约肌,主要功能是确保胃腔内食物不会轻易返回食管,但这也是我们剧烈呕吐的时候最易损伤的位置,严重时会出现食管破裂,因此尽量不要自己刺激呕吐。

食管的主要功能为输送水和食物,开口处有会厌作为阀门,吞咽食物的时候会厌会自动盖住气管的开口,那么食物就只能进入食管,而不是气管,但有时吃东西太急或不注意,我们的会厌来不及遮盖呼吸道,就容易出现呛咳。

食管虽然是消化道的一部分,但在结构上却与胃肠有异。胃肠壁都是四层结构,即由里至外的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但食管少了最外面的浆膜层,这其实是最坚韧的一层结构,因此食管壁更为脆弱。食管最里面是黏膜层,主要由相对耐磨损的鳞状上皮细胞构成,在显微镜下有点像鳞片,这是食管壁直接和食物接触的一层,最易受损,同时也是食管癌来源所在,因此食管癌的最常见细胞类型是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食管黏膜底下是黏膜下层,有点像棉被中间的一层棉絮,非常疏松,但富含淋巴血管网,因此食管癌最易由这一层向远处转移。黏膜下以外便是食管肌层,这是食管最厚的部分,实际上这是由两层肌肉构成,内侧是环形肌,外侧是像栅栏一样的纵形肌。食管有一个理论上的外膜,但实际是纵隔胸膜和食管肌层之间的疏松间隔组织,并不是食管自身结构。

食管虽然存在多层结构,但非常纤薄,这几层结构总共才4~5 mm厚,略尖利的鱼刺、小骨头或者果核很容易就会刺穿食管,并造成严重后果。

食管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