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宝宝物品归位

3.支持宝宝物品归位

主动性比较强的孩子,常常会动手去纠正各种“无序”,容易把东西弄坏,把环境弄糟。这时候,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笨手笨脚而进行责备,不妨利用孩子维护内心秩序的倾向,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小顽固成为家庭小助手。

专家的观点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徐浙宁研究员认为:

“秩序”是人人都需要的,成人也一样。为什么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会觉得不方便?为什么有的人吃不惯地方小吃?这些都是因“秩序”而来。

“秩序”让孩子感到熟悉和安全。“秩序”是一种可靠的熟悉,是孩子内心认可的环境。有“秩序”的孩子比较快乐,也更放松,个性中也具有更多的稳定性,为以后注意力和自控力的发展等做好了铺垫;反之,“无秩序”的孩子会经常情绪波动、容易激动,难以“心定”下来。

孩子需要成长的秩序,父母就要注意养育的秩序,遵循秩序的规律,对自己的教养行为做适当的控制。要有秩序地养育孩子:

(1)玩具控制:每次拿出的玩具不要太多,最好就1~2种;最好在一段时间里只给孩子玩一种玩具,直到他不感兴趣了。

(2)图书控制:3岁前,只需要看简单的故事和简单的图片。一个故事可以多讲几遍,千万不要每天讲一个新的,避免“狗熊掰棒子”无法累积。

(3)语言控制:说话的语速要放慢,对于同一个事物或事情的描述,尽量用相同的词汇。伴随孩子词汇量的掌握与熟练,再增加相近或相反的词汇。

(4)房间控制:不要经常改变孩子房间里家具的位置,不要经常更换房间里的摆设,坚持“以旧为主,以新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