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分享快乐、分担责任

3.与孩子一起分享快乐、分担责任

平时,不仅要让孩子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让孩子参与到大人的活动中,分担家务、一起劳动,比如帮妈妈择菜,爸爸修理什么的时候,让孩子递个工具、搭把手等。陪伴不一定是大人放下手中的事情只陪孩子玩,让孩子跟着大人一起做各种事情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陪伴。

专家的观点

如果家中没有第二个孩子,请一定想办法给孩子找一个或几个能经常在一起玩的小伙伴。熟悉的邻居、亲戚、同事、朋友家的孩子,都是不错的选择。同伴的影响不能小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所得到的教育除了家长学校,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同伴。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心理教研室主任周念丽教授认为:

亲子关系中的孩子通常处于被关注、被爱护的地位,几乎不需要他去发起或维持与父母的交往。同伴关系则不同,交往双方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同伴不会像大人那样迁就自己,需要孩子特别关注对方的反应和态度,需要主动向对方发出友好行为的信号,如微笑、请求、邀请、谈判等,练习各种社会交往技能和策略。

对同伴发出的亲善微笑和友好请求大方分享、愉悦回应,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后他碰到类似的状况也会尝试同样的行为。同伴交往中的互动,会让他逐渐学会认识别人的观点、了解别人、理解别人,同时学会约束自己,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行为与想法,努力与同伴友好相处。帮助孩子克服认知上的以自我为中心,对自我调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同伴交往相比亲子交往,对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要求更高,从而更能锻炼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孩子与同伴交往时,没有权威、没有指导,更自由、更随意、更愉快,从而也能更加自主地学习。

参考文献:周念丽,乔环环.“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家庭第一个孩子面临的心理挑战[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8):57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