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解读

■行为解读

这样的喂饭和吃饭,在贝贝和妈妈之间大概天天都会发生,恐怕也是不少家庭的常见现象。那么,贝贝和妈妈的行为让我们发现了什么?

妈妈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多吃快长,导致她一到吃饭时间就紧盯着孩子的嘴巴,计算着孩子吃了多少口饭菜。妈妈似乎忘了,吃饭除了获得营养,更是人生的一种享受,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对大人来说是这样,对孩子也是。贝贝的不配合让焦虑的妈妈更加心急,不由自主地认为“大人帮忙”是让孩子吃好饭的最佳方法。

贝贝这个年纪已经有了自主意识,他很自然地想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吃饭的方式,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吃什么。长期接触孩子的老师和保育员都说,其实孩子是饿不坏的,别看他们小,他们早就对饥饿感和饱腹感有了感觉,关键是需要家长给机会让他们去体验,从而产生记忆。

据我们观察,不少家长似乎忘了一件最根本的事: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替孩子选择饭菜、过度喂食、持续喂饭等现象很普遍,而这些都可能是阻碍或破坏孩子感知饥饿和享受吃饭快乐的重要原因。

家长给孩子喂饭的行为,客观上对孩子传达了一种不信任的信号,让孩子失去最基本的自主权。孩子虽小,但对于自我空间和界限被入侵、自我感受和个人意志被抑制,他们一样会感到不满甚至愤怒。时间稍长,很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表面上看贝贝是抗拒用餐,其实,他真正抗拒的是吃饭时妈妈带给他的压迫感和控制感。

长期强迫式的喂食方式还会对孩子的饮食兴趣和饮食能力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吃饭的态度越来越消极,与成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最终孩子吃饭成了家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