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解读

■行为解读

宝宝恋物是一种成长过渡期的依恋行为,是宝宝从“完全依恋”转为“完全独立”的过渡期间所产生的行为。恋物的需求在1岁左右出现,是宝宝自己找到的一种适应周围环境的方式,是宝宝心理发展的一种正常现象。多数宝宝会把奶嘴、小毛毯、小被子、毛绒玩具、小手绢等经常使用的物品作为依恋物。这些物品让宝宝感觉舒适和温暖的同时,能给宝宝提供安全感,以减少与家长分开时的焦虑与恐惧。

案例中的小宝就属于这种情况。于是,老师和妈妈进行了沟通。通过询问孩子的日常睡眠习惯,了解到即使妈妈陪伴在侧,小宝每日入睡也都要抱着小被子,而且小被子也是特定的,不能随意更换。入托后,妈妈为了纠正小宝的这一习惯而没有告知老师,由此造成孩子入睡困难,即使睡着也不安心,入睡时间很短的情况。与此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活中可以依恋的人在增加,如爸爸、老师等,一旦取得孩子的信任也能逐步替代依赖物,从而慢慢减少依赖物的使用。对小宝来说,最初在没有小被子的情况下,和哥哥拉拉手能提供一点安全感,是一种暂时替代行为,但睡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