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解读
2025年10月14日
■行为解读
有的孩子内向害羞,有的开朗敢说敢做,这都是天性使然。
有一种孩子,幼年时倒不觉得他特别,大一点了却越来越“害羞”,动不动就“不好意思”。西西就是这类孩子,据他妈妈描述,西西本是活泼爱笑的孩子,现在才变得胆小,不爱和人说话。
一般来说,气质虽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但受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发生变化的。
有研究表明,孩子与成人的接触越多,包括语言交流、肢体互动和行为模仿,受到的影响就越多元化,孩子的语言、行为和思维也会趋向丰富多元。孩子在他感觉安全的环境里,接触的人越多(祖辈、父母、朋友甚至宠物),就更愿意与人交流,性格更趋开朗。如果孩子平日接触的人少,像西西这样整天只有外婆相伴,交流对象单一,生活环境缺少变化,激发他进行互动的机会、场景都不多,时间久了,孩子的交流意愿就会淡薄,变得胆小害羞起来。
此外,外婆和西西相处的方式也是西西性格发生变化的一个原因。外婆十分疼爱孩子,简直成了西西的“代言人”。她熟悉孩子的每一个眼神、表情和生活习惯,总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甚至替代作为,西西几乎不需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外婆的大包大揽阻碍了西西自主思考、自主行动,包括自主与人互动的意愿。
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原因就是,外婆总是不知不觉地用言语暗示西西,他是个“害羞”的孩子,影响了西西的自我认同,西西渐渐就真表现得像一个害羞的孩子了。当孩子来到一个相对陌生、安全感不明确的环境(幼儿园)时,他就会表现出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在陌生人面前显得被动和不知所措,从而表现出害羞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