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要“推”

3.有时候要“推”

“推”,即发现孩子新异行为中的价值并推动游戏发展。游戏中孩子突然出现的新异行为,往往符合他们发展水平的新需要,是新的兴趣倾向。在游戏活动中,接纳孩子无意识的举动,敏锐地捕捉无意行为的真正含义,及时提供支持,激发孩子有意识的创造行为,从而推进游戏的新发展,最终把游戏“推”至理想的境界。

园长的观点

玩就是玩。孩子玩的时候就是要开心,感到不开心他就不想玩。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可我们大人却常常忘记。不少家长和孩子玩的时候,常常想把游戏作为教育的工具。

和孩子一起玩,最重要的意义是你和孩子在一起,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有助于他们形成对父母的依赖感,而这正是培养儿童健康人格最重要的基础。

快乐投入、不带目的、没有压力,孩子玩得开心了,就是最好的收获。

家长和孩子开心游戏,同样能促进孩子智力、情绪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在游戏中,孩子的心理获得了快乐,身体得到了锻炼,增长了见识,学习了与人交往,这一切正是迈向幸福人生最可喜的第一步。

那些把孩子哄得欢天喜地的家长认为,要让孩子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其实很简单—自己玩得投入就行了。的确,会和孩子玩的父母,自己也很喜欢玩。和孩子玩不需要昂贵的花费,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更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自己有那么一点爱玩之心,有那么一点顽皮之意,我们就能和孩子一起玩出许多富有乐趣的游戏。

其实,和孩子自由放松地玩,家长也有很多收获—让你深入地了解孩子。例如,孩子扮演妈妈教训她的娃娃,你就能知道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孩子不喜欢肢体游戏,喜欢安静地玩水,你能借此了解孩子的爱好和天性,以及哪些能力更强;孩子玩护士打针的游戏,你就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他释放去医院的恐惧情绪。

玩的时候,请忘记自己是大人,让孩子带着你玩,由他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