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解读

■行为解读

的确,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自信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

教育专家认为,幼儿尚未认识到自己的力量,通过父母的肯定和鼓励,他们的行为被认可了,偶然行为变成了成功的经验,这对儿童是莫大的鼓励。

一些家长是真心要夸奖,却不知道怎么说;有一些家长却是敷衍了事,不假思索地随意夸奖。

表扬需要大人对孩子所做的事有充分的尊重和了解,应该是有指向、有内容地表示赏识。“你真棒”“你真厉害”这样空洞无物的赞美,不能帮助孩子知道自己有何长处和能力,听多了反而会使孩子只习惯于听夸奖,听不得半句批评。对有的孩子来说,他还可能会为了得到表扬而迎合大人,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的行为,导致失去自我、失去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

大人经常会低估孩子,不少孩子其实看穿了父母的“言不由衷”,对父母的所谓表扬不屑一顾。

赞扬虽然有时能给孩子带来短暂的快乐,但长期效果是让孩子的行为依赖于他人的评价。我们更加强调的是鼓励,鼓励关注的是过程,是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努力。鼓励的长期效果在于让孩子自信,鼓励也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尊重孩子选择自己的目标和行动的权利。这样,才能慢慢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

例如,一个2岁的孩子拿纸巾给奶奶,父母都夸他:“远远真疼奶奶,看奶奶热了,给奶奶擦汗了。”这种积极鼓励和愉快的情绪反应,不但强化了幼儿这种偶发的行为,而且巩固了他和奶奶的感情。

对于孩子一次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不要轻率地夸奖或者批评,大人要做的是努力发现和肯定孩子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