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若干理论问题探索》简介
《人民政协若干理论问题探索》这本书是由.章林,赵连稳著创作的,《人民政协若干理论问题探索》共有104章节
1
序言 人民政协若干理论问题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
2
目录
目 录 序言 人民政协若干理论问题 第一章 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 一、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一)人民政协的建立与发展呼应了统一战线的需求 ...
3
第一章 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
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问题,是人民政协理论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对...
4
一、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这是人民政协的根本属性,它贯穿于人民政协历史的始终和各活动领域。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5
(一)人民政协的建立与发展呼应了统一战线的需求
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从人...
6
(二)人民政协的构成与特点彰显了统一战线的要求
从人民政协的构成与特点上看,人民政协由界别构成,具有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这是我国其他政治组织所不具有的,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组织和团体的一大...
7
(三)人民政协的职能与任务融合了统一战线的内涵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项主要职能是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在中国政治体制中参与国是、发挥作用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人民政协履职的...
8
(四)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重要作用——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作用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明确了人民政协发挥...
9
二、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长期合作历史过程中确立的。与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性质是自它成立起就明确的不同,人民政协作为...
10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民主党派,少数成立于大革命时期和十年内战时期,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其社会...
11
(二)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性质的明确及其地位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的性质,在其成立之初虽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前已述及,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提议,各民主党派...
12
(三)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有机结合
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多党合作制度,既不同于某些国家的一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的两党制、多党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13
三、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这也是人民政协的一个基本属性。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
14
(一)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性质是历史形成的
在人民政协成立之初虽没有明确提出,但事实上已经存在。人民政协创建及成立后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就是协商建国及其他有关重大问题。协商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发扬民主的过程。在...
15
(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59]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
16
(三)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下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虽然有多种渠道和形式,但人民政协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人民政协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
17
四、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国家治理体系,根本上说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运行体系。2013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国家治理体系是在...
18
(一)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发挥着政治协商、民主监...
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平台,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不仅为各党派、各团体、各界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平台和渠道,而且能够把各方...
19
(二)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能够充分发挥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
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
20
(三)人民政协是与社会各界有着广泛联系的统一战线组织,具有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体现了...
国家治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良性互动,强调公民和社会机构的参与。相对于统治来说,治理是大趋势,它具有合作性、包容性和协商性特征,意味着政府和社会关...
21
五、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这是人民政协一个新的基本属性。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这一...
22
(一)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
1.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 习近平指出,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具有...
23
(二)人民政协是协商机构,人大是权力机关,它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安排的组成...
习近平指出:“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83]这里,习近平所说的“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是我国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
24
(三)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人民政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治组织,也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
25
第二章 人民政协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并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
26
一、人民政协创立与毛泽东协商民主思想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对毛泽东创建“三三制”民主政权、协商建立全国政权思想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斗争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尽管没...
27
(一)从“三三制”政权到《论联合政府》
早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协商民主想法,并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但这一时期毛泽东对协商民主的认识还处于萌芽阶段。日本发动全...
28
(二)从“重庆谈判”到“旧政协”
日本宣布投降后,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已有1亿人口、100万军队、200多万民兵。此时,国民党急于抢占抗战胜利果实,积极准备发动内战。但饱受战争灾难的中国人民强烈要...
29
(三)从“五一口号”到“新政协”
为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范围的胜利,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人员,于1948年3月21日离开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前往晋察冀军区所在地河北省阜平县城南...
30
(四)毛泽东协商民主思想的精髓
如果说,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在很多方面照搬或受到当时苏联模式的影响,那么可以说,人民政协则完全是中国独创的东西。从政治制度的层面看,毛泽东提出了一个...